欢迎访问铝浩建材厂官网!
铝单板新闻list center

全国服务热线

佛山铝单板厂家铝单板雕刻(澳大利亚摄影师Janwegener)

作者:www.aadkj.com 发布时间:23-05-04 点击:33

本文来源于:澳门市民日报本报讯(记者 何隽捷)由广东省政府新闻办、香港中联办宣传文体部、澳门中联办宣传文化部共同主办的“水·融─粤港澳大湾区人文摄影展(澳门场)”,5月1日上午11时在旧法院开幕展览以“水”为脉络,展出粤港澳3地74名摄影师的126幅摄影作品,以“沧海桑田”、“水乳交融”、“血浓于水”、“水天一色”、“饮水思源”、“如鱼得水”、“风生水起”7个章节组成,多视角展现粤港澳大湾区同饮一江水,同根同源一家人。

展期至本月11日

出席摄影展开幕仪式嘉宾合照(市民日报记者 郑杰骏 摄)摄影展开幕礼由中联办宣传文化部副部长殷汝涛、文化局局长梁惠敏、旅游局局长文绮华、澳门摄影学会会员大会主席郭敬文等主持。

南方日报视觉新闻部主任王海军(市民日报记者 郑杰骏 摄)南方日报视觉新闻部主任王海军致辞时表示,活动首次发动粤港澳3地摄影师,以水为脉络,用镜头记录大湾区的方方面面去年6月活动正式启动之后,3地摄影师克服疫情、高温、台风等困难,用脚步丈量珠江水系,用影像记录大湾区日新月异的发展。

今年3月28日,作为去年采风的成果展示,“水.融”人文摄影展在广州花城广场首先举行,9天时间内迎来40多万人次参观本次走进澳门,希望让观众了解大湾区星海山城、气象万千,期待未来能与澳门社会各界有更多合作,为3地摄影家及民众提供更多人文交流平台,并进一步讲好澳门故事、大湾区故事、中国故事。

3地一衣带水共同见证湾区发展郭敬文表示,水是生命之源,亦是粤港澳大湾区3地共同语言,3地一衣带水,人缘相亲、文物相连、经济相融本次摄影展通过摄影家的镜头,展示大湾区建设、社会经济发展的成就冀观众欣赏优秀摄影作品时,感受水的力量和粤港澳大湾区的美好,共同见证其发展和进步;期待摄影爱好者深刻理解摄影艺术的魅力和精髓,期待摄影家继续发挥创意和才华,为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文化交流作出更多贡献。

澳门摄影学会会员大会主席郭敬文(市民日报记者 郑杰骏 摄)

郭敬文在其作品《一衣带水,珠澳同辉》前合照(市民日报记者 郑杰骏 摄)郭敬文接受采访时表示,去年7月主办方在珠江流域展开为期18天的采风活动,但当时澳门正值疫情爆发,最终只有1名本澳摄影家得以参加,并由澳门摄影学会征集相关摄影作品参加展览,共展出30多幅澳门摄影师作品,当中包括不少珍贵的历史作品,可以清晰展现澳门城市景观变化。

郭敬文(右一)向嘉宾介绍作品(市民日报记者 郑杰骏 摄)郭敬文选送摄影作品《一衣带水,珠澳同辉》,画面中西湾湖、湾仔、金融岛、横琴合作区景象尽收眼底他指,用无人机可在高空鸟瞰拍摄,较有优势,可更完整展现城市全貌,包含较多信息量,“这类照片较有意义,随着城市发展画面中的景物亦会不断变化。

策展团队成员之一、南方日报视觉新闻部副主任张由琼在其作品《港珠澳大桥亮起中国红》前合照(市民日报记者 郑杰骏 摄)策展团队成员之一、南方日报视觉新闻部副主任张由琼特别介绍广东摄影师张汉超的作品《粤港澳大湾区概略图》,该作品摄于深圳一个山头,在同一时间段、同一机位,分为3层180°拍摄50多张照片,并最终合并成一张照片。

作品一图看见六座湾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最厉害的是还包括广州塔和广州东西塔,虽然很小,但两地直线距离有近100公里,惟有能见度很高才能实现”他续指,留意到港澳摄影师对影像的理解较内地更有深度、多元,许多老照片收藏于摄影师个人手中,值得内地摄影师学习,希望3地摄影师未来有更多交流机会,拓宽视野,创作更多佳作。

主礼嘉宾主持“水·融—粤港澳大湾区人文摄影展(澳门展)”剪彩仪式(市民日报记者 郑杰骏 摄)

广东摄影师张汉超作品《粤港澳大湾区概略图》看见六座湾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市民日报记者 郑杰骏 摄)除了广州、澳门,展览还将于今年在香港继续举行,为更多的粤港澳3地群众带来摄影艺术盛宴(责任编辑:吴从周)。

特别声明:本文系中新网客户端“华媒站点”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与立场,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中新网仅提供信息发布与展示平台。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