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铝浩建材厂官网!
铝单板百科list center

全国服务热线

佛山铝单板材料厂家(张说的儿子叫什么名字)张说的儿子张垍,

作者:www.aadkj.com 发布时间:23-07-12 点击:21

盛唐诗坛宰相诗人张说(七)

01719年,张说任检校并州大都督长史兼天兵军大使,代理御史大夫,同时在军中修撰国史并州任上,张说进一步展示了他的军事才干720年(开元八年),朔方大使王晙诛杀突厥降户阿布思等千余人,引起并州同罗、拔曳固等九姓部族的恐慌情绪。

为了平息事端,张说只身带领二十几个亲卫,持节前往各部安抚民心副使李宪得知后派人传信,劝他不要以身犯险张说却丝毫不惧,晚上还住在部落提供的帐篷中,成功化解了一场危机张说对九姓部落的安抚,打破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藩篱,表现了张说作为优秀政治家的开阔胸襟,以及大唐王朝海纳百川的气魄。

关于边疆少数民族的治理理念,其实早在他任职幽州期间,就有独到见解他在《幽州论边事书》中就明确表示对九姓部落的安抚政策,“九姓远附,未闻抚纳,欲恃贼杀无侵扰之虑,保宁两蕃受徵发之盟,臣愚料之,恐未然矣何者?贼杀新立,必逞兵威,贼兵所加,必收九姓,九姓若去,两蕃摇矣”。

九姓部落作为番外与内地的缓冲地带,在稳定边疆的大局里举足轻重,是唐王朝首要团结的力量事实来看,在这一方面张说确实有远见卓识02721年(开元九年),突厥降将康待宾反叛,自称叶护,攻陷兰池六州唐玄宗命王晙率兵讨伐,又命张说参与军机。

当时,康待宾暗中勾结党项,攻破银城、连谷,还占据粮仓张说率领一万兵马出合河关(今山西兴县)袭击,大破康待宾经此一役,张说再次回归中央,当年他就擢升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回京就职时,不知道是不是“入戏”太深,张说非常有创意的身着戎装入殿拜见。

李隆基一见果然龙心大悦不得不说,张说这一手猜度圣心的绝学,满朝文武无人能及开元十年(722)闰五月,张说再度以宰臣兼朔方军节度大使的身份奉命巡边他这一次出巡可谓风光无限,皇帝率领百官专门为他召开了一次欢送会,并且赐诗一首。

在《送张说巡边》一诗中,李隆基夸他“股肱申教义,戈剑靖要荒”,为这个56岁的老臣打上了满满的“鸡血”张说则以一句“从来思博望,许国不谋身”来表诉自己的忠心,上演了一段君臣佳话

当时叛贼康待宾的余党康愿子谋乱,张说再一次平定其于木盘山康待宾事件结束后,主谋以及依附结盟的党项部落首领皆被斩首,但是党项族下的数万流民成了烫手山芋副使史献建议借机除掉党项,以绝后患,但张说在这件事情上再一次表现出了令人敬佩的政治家的胸襟和谋略。

他“召集党项,复其居业”,“徙河曲六州残胡万余口于许、汝、唐、邓、仙、豫等州,空河南、朔方千里之地”看看他这一手以民为本的调控大手笔,是不是瞬间能把大洋彼岸漂亮国某些口蜜腹剑的政客们秒成渣渣?03但这样的日子并非他心底所愿,张说曾给好友褚先生的信中有如下一番自陈:“自授军镇,躬当夷狄,出入以驰突为群,坐卧以戈剑为友,翰墨都废,典籍生尘,时凭梦魂,一见宫阙。

”(《与褚先生书》)虽然这其中不乏情绪之语,但依然可以看出他真是心心念念想回归朝阁生活能让他这般委曲求全而又兢兢业业地在边关打滚的,无非就是一颗建功立业的雄心罢了正如他在《巡边在河北作》中所吟,“会待安边报明主,作颂封山也未迟”。

有的时候,野心滔天也不见得面目可憎,反而因为当事人的坦荡而显得真诚可爱《巡边在河北作》其一去年六月西河西,今年六月北河北沙场碛路何为尔,重气轻生知许国人生在世能几时,壮年征战发如丝会待安边报明主,作颂封山也未迟。

在诗里,他又稍显夸张地向他的“明主”表起了忠心他说自己为了保家卫国而转战大江南北,几度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重气轻生知许国”端的是豪情万丈,与骆宾王的“重义轻生怀一顾”倒有异曲同工之感他还让皇帝先别急着封赏,待他做出一番功业之后再来安排。

试想一下,哪个上司会不喜欢这样雄心勃勃但又忠心耿耿的下属04当然,张说有的也不仅仅是嘴上功夫,事实证明,他这几年的“沙场碛路”也不是白走的开元十年,张说以“时无强寇,不假师众,奏罢二十余万,勒还营农”,另建议“别招募强壮,令其宿卫,不简色役,优为条例,逋逃者必争来应募。

”上从之,旬日,得精兵一十三万人,分系诸卫,更番上下,以实京师,其后纩骑是也如此重大的国策调整,自然不是仅凭张说的一张嘴就能说动的,他为了让玄宗相信他,甚至还赌上全家百余口人的性命其实李隆基能够采纳他这一重要决议的根本原因,实质上是因为这一时期唐朝的府兵制已经到了不得不根治的地步。

唐朝的府兵是在北周府兵制的基础上优化而成的,实属于皇帝以及太子的亲军,府兵又分为内府和外府内府主要是京城诸门禁卫以及皇帝的侍从、仪卫,共4卫外府共12卫在全国设有657个折冲府,上等折冲府1200人、中等1000人、下等800人,高宗时期达到巅峰60万。

府兵是需要终身赋役的,唐太宗时期3年征一次兵,21岁入役,61岁出役,玄宗朝6年征一次兵,25岁入役,40岁出役,且还要自己准备装备,相当于是“自费”的义务兵作为国家的主要兵力,府兵兼有宿卫和征防的双重任务。

平时,他们要轮番到京城值班,不管你的卫所有多远战时,他们还要配合边镇部队抵御外敌当然,国家也不会让你白白流血牺牲,兵役之家不仅配给田地,还会免征租庸调税但是建唐百年,到玄宗朝时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均田制遭到严重破坏,府兵们所赖以生存的田地不知怎么回事都到了世族、大地主手中。

他们生活无所依靠,自然就没有心思再为国家效力,当时逃役成风,甚至许多逃役换个身份就到边关当起雇佣兵——长征健儿来最终形成的局面就是折冲府几无兵上番,而边军数量庞大,当时差不多达到了60万张说的这一政策相当于在传统的府兵制基础上另辟蹊径另设募兵制,此时的朝廷荷包满满,花点钱养一支军队根本就不算啥。

这政策一方面充实了中央兵力,另一方面削弱边将兵力虽然改革不够彻底,但确实能对症下药,有效缓解危机甚至有人认为,如果不是张说的裁军政策,安史之乱时搞不好大唐都要灭亡的05岁月不饶人,尽管56岁的张说依然雄心满满,且仕途再登高峰,但他依然不时有颓唐之意。

早些年贬黜荆岳之时,虽然他也常有壮志空酬的感慨,但他从未唏嘘老之将至,心心念念的都是他的“魏阙”和“庙堂”在《巡边在河北作》其二一诗中,他生平第一次流露出深深的无力感《巡边在河北作》其二抚剑空馀勇,弯弧遂无力。

老去事如何,据鞍长叹息故交索将尽,后进稀相识独怜半死心,尚有寒松直执剑不能,弯弓无力,空馀一腔忠勇知道老之将至,除了叹息声声却无可奈何踟蹰一生,故交离索;辗转半生,后进稀识我们的张大人从来都是潇洒而又乐观的,即便是远黜荆岳,他也从未有过这般的沮丧。

这是第一次,他劝自己服老,也是他第一次向命运妥协从此,张说的诗歌里不再有波涛汹涌。静水流深里,掩藏着的都是他的疲惫和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