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铝浩建材厂官网!
铝单板百科list center

全国服务热线

佛山铝单板代理(走路有时候膝盖突然猛的一软)

作者:www.aadkj.com 发布时间:23-07-23 点击:22

家住浙江的小王今年36岁,2年前被确诊右膝半月板损伤,并进行了半月板次全切除术,不过术后经常会有上楼梯时膝盖发软的情况出现一开始他没怎么当回事,以为只是手术后遗症,直到半年前开始出现膝关节不适、疼痛的症状,甚至影响到正常走路,他才察觉到不对劲。

到市里比较有名的骨科医院检查后,他被诊断为“髌骨软化”,幸好病情还不算严重,医生及时给他做了手术,手术次日他便可以正常下床走路了。走路膝盖发软其实并不少见,那好端端的膝盖发软是怎么了?

一、走路时膝盖突然发软,是怎么了?有时上个楼梯,或者普通地走路时,膝盖无故会“发软”是怎么一回事?这可能是发生髌骨软化症了髌骨是股骨下端前面的骨头,上宽下尖,后面是关节面,连着股骨髌面,能够保护膝关节,帮助膝关节更好的进行伸屈活动。

而髌骨软化症是一种比较多见的关节病变,是由于髌骨软骨面发生慢性损伤后,引发软骨肿胀、破碎、脱落等现象髌骨软化一般与运动损伤、年龄增长、膝关节内外翻等原因有关,早期发现一定要积极治疗,引起足够重视如果早期控制不佳很容易继发软骨损伤剥脱、滑膜炎、出现游离体等关节问题,髌骨软化可能会出现下面几个症状。

膝部疲软无力:上下楼梯时腿部发软、使不上劲儿,休息后疼痛缓解,很可能是髌骨关节出现了问题;髌骨边缘有压痛感:推动髌骨时有疼痛感或摩擦感,多提示髌骨关节异常;关节有积液:髌骨异常引发了滑膜炎,甚至伴有关节处积液,也是髌骨软化症的信号;

半蹲痛:单腿逐渐下蹲时有疼痛感出现,且蹲下后单腿无法站立,很可能是髌骨关节损伤所致。

二、走路若有6个姿势,或是疾病征兆正常来说,每个人的走路姿势都有所不同,但如果平时走路时出现以下几种异样情况,要小心可能是疾病的可能1、两手不自然摆动走路时双手不会自然摆动,身体前倾,呈小碎步样式,也被称为“企鹅步”,。

可能是“帕金森病”在作祟这样的企鹅步式很容易增加摔倒的风险,引发骨折,老年人摔倒还可能致残致死2、走路步子不一致走路时两条腿的步子不一致,一般一条腿迈出去了,另一条腿却无力拖着才能跟上来这种症状可能是腰椎间盘突出所致。

,主要是由于神经受到压迫引发的一瘸一拐现象。走路步子不一致时间长了,可能会导致间歇性跛行,人就会变得不爱社交,影响到个人生活品质。

3、没法走直线走路时身体偏向一侧,无法走成直线,很可能是脑梗塞、脑出血等脑血管异常所致,最好及时检查4、总是拌脚平地上走路也总是绊脚,可能是运动神经损伤所致,要警惕脑出血、脑梗引发的小脑功能障碍及神经损伤。

5、走起路有“踩棉花感”走路时有踩棉花感可能是脊髓型颈椎病所致随着年龄的增长,颈椎处肌肉力量下降,加上姿势不良等因素,就可能压迫到脊髓,引发脊髓缺血,下肢就可能有走路不稳等症状出现6、走起来像喝醉酒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神经外科主任医师何江弘指出,小脑能够保持身体的平衡,

小脑病变后会导致肢体发软,走起来像醉酒一样。因此走起来像喝醉酒,要警惕小脑萎缩,小脑萎缩多数是机能退化所致,老年人如果出现这种症状,最好尽早排查。

三、60岁以后坚持走路,最后会怎样?患癌后是坚持运动好还是保持静养好,是很多人争议的一个话题,那60岁以后坚持走路,最后会怎么样呢?《柳叶刀:公共卫生》分析四大州的15项研究发现,走路能降低死亡风险——

60岁以上的人,每天走6000-8000步过早死亡风险最低;低于60岁的人,每天走8000-10000步健康益处最大走路对人体的好处很多,可以起到减肥、减轻关节疼痛、预防骨折、促进心脏健康、延缓大脑衰老、缓解焦虑、改善性功能、改善消化。

等多种功效。

60岁以后,身体素质都不如从前,建议大家不要和步数较劲,做好以下几件事已经很好了1、下午4-5点走最佳下午四五点锻炼光线和视野都不错,而且符合人体的生物钟2、循序渐进,不要过度追求步速锻炼时要循序渐进,从慢变快,不要一味求快,要根据自己的年龄和体力来选择,以免引发身体不适症状。

3、塑胶路上走更佳走路尽量选择全程塑胶跑道,有助于缓解冲击力,又能起到锻炼的效果。

60岁以后也要坚持锻炼,走路就是不错的选择,不过建议要循序渐进,避免一味求快另外,走路时的一些不正常姿态,也可能是某些疾病的信号,平时可以多加注意,发现异常尽早检查参考资料:[1]《年轻女性要防髌骨软化》.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8-12-01。

[2]《从走路姿态能看出健康状态!这10种情况要注意了!》.健康时报.2022-03-28[3]《真诚建议:每天走路超7000步,能大幅降低死亡率》.科普中国.2023-05-14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