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个高等教育百花齐放的生态中,以特色见长、以特色取胜的单科性大学占据着重要的一席单科性大学在特定领域有着深厚的研究和教学积累,不仅在该领域内具有卓越的成绩和较高的声誉,也拥有了可比肩优秀综合性大学的实力。
2023软科中国大学排名遵循分类排名的原则,对单科性大学(医药类、财经类、语言类、政法类、民族类、体育类)使用差异化指标体系分别进行排名在每一类型的排名中,参与排名计算的不仅有本类型的大学,也包括综合性大学和所有其它类型的单科性大学。
通过使用差异化指标体系对所有大学进行排名的方法,不仅可以展示一所大学在同类型高校中的排名,也给出了这所大学在全国高校中的参考排名软科(ID:zuihaodaxue)在2023软科中国大学排名(总榜)中,提取了
全国参考排名位于前200的单科性大学。这些实力特色兼具的单科性大学,作为各自领域“高精尖”的代表,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医药类大学:中西并重作为医学教育发展的核心力量,医药类大学勇担先锋,为医学研究、医疗教育改革和医学人才培养做出了卓越贡献,是“健康中国”事业稳步发展的关键力量2023软科中国大学排名(总榜)前200中,共有25所医药类大学上榜,其中有12所进入总榜前100,是上榜数量最多的单科类大学。
北京协和医学院稳居群雄之首,在总榜中位列第21,在所有单科性大学中排名最高首都医科大学位列第2名,堪称医药类最强“双非”其后的新晋“双一流”南京医科大学位列第3名,发展势头强劲此外,南方医科大学实力突飞猛进,跻身总榜前50,较去年排名上升了26名。
近几年,随着国家对中医药的多项支持,步入发展春天的中医药大学,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位于总榜前100,同为“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南京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
也进入总榜前200,此外,进入总榜前200的浙江中医药大学,虽是“双非”院校,但也展现了不俗的实力北京中医药大学,作为唯一一所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的中医药大学,拥有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6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基地,已经成为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集教育、科研、医疗、中医药文化传播于一体的著名中医药高等学府。
上海中医药大学是新中国诞生后国家首批建立的中医药高等院校之一,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各级各类中医药专门人才,校友遍布7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中医药人才培养重镇。
财经类大学:强校林立以“经世济民”为担当的财经类大学,培育了大量财经人才,深度融入国民经济发展中,书写了与中国经济发展共荣共生的光辉篇章此次共有14所财经类大学进入总榜前200,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五所财经类“双一流”均位于总榜前100,表现亮眼位居榜首的上海财经大学,实力首屈一指,名列总榜第34作为中国教育史上最早的商科大学,有着百年历史积淀的上海财经大学,名师荟萃,人才辈出,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经济管理等领域优秀人才,是国家部委和地方政府决策的“思想库”和“智囊团”。
西南财经大学发展势如破竹,在总榜中的位次较去年前进了7名。2022年,西南财经大学的人才培养以及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能力持续提升,新增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国家基金项目立项69项,创历史新高。
此外,东北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分别排在财经类大学第6与第10位,实力不容小觑。
语言类大学:成就佳话语言是人类的沟通和表达方式,是文化交流的桥梁,是连接世界的纽带语言类大学以语言为桥,开世界之窗,贡献高校智慧和人才力量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三所“双一流”高校是我国语言类高校的排头兵,位列语言类大学三甲,也都位于总榜前100名,同为“双一流”建设高校的。
外交学院位列语言类大学第4另外,北京语言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两所“双非”表现也十分亮眼素有“小联合国”之称的北京语言大学发展迅猛,在总榜中的位次较去年上升了17名建校至今,学校为世界上189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22万余名懂汉语、熟悉中华文化的外国留学生,是培养知华友华国际人才的排头兵和培养各领域优秀人才的重要基地。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具有鲜明的国际化特色,是联合国高端翻译人才培养大学外延计划的中国合作院校,入选中日韩三国首脑倡导的“亚洲校园”计划唯一一所外语类院校,是华南地区国际化人才培养、外国语言文学、全球经济治理、涉外法治研究及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基地。
政法类大学:三足鼎立随着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推进,国家对高端法律人才的需求旺盛政法类大学为国育才,在法律全球化和中国法治事业繁荣的新时代,托起中国法治的蓝图与希望政法类高校中,中国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
呈现“三足鼎立”的态势,均为我国政法类高校中的建设标杆屹立帝都的中国政法大学蝉联第一,被誉为“中国法学教育的最高学府”,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重镇”,尤其是法学研究的重要阵地,是全国人大法工委唯一的高校“立法联系点”。
闪耀魔都的华东政法大学位列第2,被誉为“法学教育的东方明珠”,学校与司法部合作共建公共法律服务研究基地,是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检察基础理论研究基地,在2022年成立全国首家涉外法治学院,打造涉外法治人才教育培养基地。
雄踞重庆的西南政法大学位列第3,被誉为新中国法学教育的“西南联大”,办学70多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各级各类人才30余万人,是全国培养法治人才最多的高校,是政法类大学中的佼佼者。
民族类大学:南北双雄民族类大学肩负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光荣使命,为国家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民族类大学中,中央民族大学和中南民族大学进入总榜200强中央民族大学是全国唯一进入“985工程”“211工程”“双一流”建设高校队列的民族类大学,建校80余年以来,学校为国家输送了20万余名各民族毕业生,是培养少数民族杰出人才和民族团结表率的摇篮。
中南民族大学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教育部、湖北省、武汉市共建高校近五年,学校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301项,承担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在服务民族地区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走出了办好民族院校的铿锵步伐。
体育类大学:独树一帜体育是国家实力的象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建成体育强国,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体育的使命任务上海体育学院是此次唯一进入跻身总榜前200名的体育类大学这既是其综合实力的体现,更是其砥砺前行的结果:首轮“双一流”学科建设成效显著,成功入选第二轮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试点建设单位;在2022年软科全球体育类院系学科评价中,成为唯一跻身世界前50名的亚洲地区高校;国内首个“反兴奋剂学”交叉学科博士点获批并启动招生......。
秉承坚韧的体育精神,上海体育学院整体办学实力大幅提升今年2月,上海市教委拟按程序提请上海市政府向教育部申报上海体育学院更名上海体育大学事项自2010年上海体育学院正式启动更名体育大学工作,时隔13年,更名大学,即将圆梦!。
如今,各具特色的单科性大学乘势而上,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注入活力,促成高等教育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大好局面。期待这些单科性大学的领跑者,扎根中国大地,办出中国特色,胜而不骄、再攀高峰!
《2023中国大学排名》电子书已在软科网同步上线,方便广大读者更便捷了解2023软科中国大学排名的排名方法、完整排名结果,服务高校管理者及有择校需求的学生和家长访问软科网,或直接点击文末阅读原文链接即可购买,发布优惠进行中!。
点击阅读原文访问软科网,《2023中国大学排名》电子书、软科会员等多重优惠进行中!
手机: 电话: EMAIL:68048562@qq.com
公司地址:广东省佛山市 网址:www.aadkj.com
Copyright © 铝浩建材厂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4042242号-4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