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把兰亭序放大后,发现了一个秘密!
《兰亭序》是唐宋以来影响最大的书法作品,历代的书家都把它视作书圣王羲之的行书代表作,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神龙本《兰亭序》是写本还是临摹本?郭沫若认为神龙本《兰亭序》是写本,而启功将神龙本定为唐摹善本除了郭启二人对神龙本《兰亭序》的判断,还有写本、临本、摹本、仿本说都有,而真相只有一种,神龙本《兰亭序》到底是哪一种呢?。
我们将神龙本《兰亭序》放大后,可以看到如下的一些特征:
特征一
在“在”、“阴”、“稧”、“暎”等字的起笔处能看见明显的“燕尾形”(图一)这种“燕尾形”的形成,绝非毛笔开叉所致,而是用极细的笔从同一笔画的两个边缘以不同角度描边所致这即是古人所说的“双勾”“双勾廓填”法是唐初弘文馆拓书手在制作摹本时所采用的一种技法。
类似的特征也出现在王羲之的唐摹善本帖如《平安、何如、奉橘帖》、《远宦帖》、《丧乱帖》等法帖中
特征二
收笔出现飞白的字,如“于”、“左”、“然”、“之”等字,在飞白处可见明显的描摹痕迹,(图二)这一点也和唐摹善本如《平安、何如、奉橘帖》、《远宦帖》、《初月帖》中的飞白描摹痕迹类似以上两条特征是林霄先生首先提出,由此可以确定神龙本《兰亭序》是勾摹而成,但是林霄先生又提出神龙本《兰亭序》是“单勾廓填” 的意见,也即类似于徐邦达先生认为的摹临结合,是不正确的。
我们接着看它的其他一些特征:
特征三
“岁”、“ 群”、“毕”、“觞”、“同”等字的笔画中,出现了留白,(图三)这些留白,很难说是笔尖分叉或枯笔所致,也即是说不是自然书写形成的,显然也不是因为纸张磨损的缘故现纸有磨损的地方,如“山阴”的“阴”、“畅叙幽情”的“畅”、“或取诸怀抱”的“取”、“已为陈迹”的“陈”,与这些字的情况完全不一样。
那么只有两种情况,一是摹的人没有完成而留下的,二是原迹的这些地方有破损,摹的人忠实地呈现了原迹的状况从神龙本摹拓技术之精,摹拓的人是特别仔细地完成这件摹本来看,我认为第二种可能性更大
特征四
多数字能看见笔画边沿的双勾描边,描边的墨色略深,但也有部分字不能看见双勾描边,我认为是由于字的墨色深浅不同,描边的墨色与字的笔画内墨色接近所致另有一些字的描边在笔画之外还能明显地看到,如“九”、“长”、“列”、“足”等字。
(图四)
特征五
误笔亦摹出或描摹所致误笔如“崇”字山下的一短横,“可”字横画的前面,“不”字一竖的起笔,“有”字撇画起笔的右边,应是多余的(图五)这几处多余的笔画,是原帖本就如此,还是摹的时候造成的,我们无法判断
特征六
特征之六:改字处漏摹原字的笔画神龙本《兰亭序》中,出现了几处改字,由于墨色深浅不同,改字后还能看见原来的字但是,有四处改字后,原来的字却并没有描摹完整,出现了漏摹现象综上,种种证据表明,启功先生将神龙本《兰亭序》定为唐摹善本是没有问题的。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责任编辑:
手机: 电话: EMAIL:68048562@qq.com
公司地址:广东省佛山市 网址:www.aadkj.com
Copyright © 铝浩建材厂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4042242号-4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