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大院”加快深融合,中山火炬区主动上门问需“快”,成为外界认识中山火炬开发区重大创新平台建设的新坐标三天前,火炬开发区光机电产学研基地项目宿舍楼提前5个月迎来主体结构封顶宿舍楼明年3月启用后,将满足长春理工大学中山研究院(下称“中山研究院”)1000名硕博人才的入住需求。
长春理工大学中山研究院新校区宿舍楼封顶紧接着,8月11日上午,中山市委副书记、火炬开发区党工委书记陈文锋一行参观调研长春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大湾区园,实地走访了中山研究院各科研实验室,详细了解“政产学研”最新成果。
调研组一行人了解中山研究院“政产学研”最新成果当日,调研组一行人走进中山留创园C区,两层楼的空间,被分隔成一间间由落地玻璃围成的办公室中山研究院13个科研实验室,错落分布在走廊两侧,精密光学薄膜实验室就是其中之一。
长理工中山研究院精密光学薄膜实验室精密光学薄膜实验室负责人介绍,目前,实验室承担了10多个重点项目,均围绕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瞄准行业前沿性技术创新,实现高性能精密光学薄膜和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中山吉联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就是从实验室孵化而来,其生产的相关产品已经应用在航空航天、红外探测、智能驾驶等多个领域,研发与生产能力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这样的故事在中山研究院并非个例借助“大院大所”的平台影响力,将有越来越多的细分领域尖端科技科学家、创业者、投资人参与到这个“从科学到产品”“从产品到市场”的转化过程作为中山市首个硕博联合培养基地项目,自2021年3月落户中山以来,中山研究院在推动区域自主创新、搭建“政产学研”合作平台、孵化创业企业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长春理工大学中山研究院执行院长李丽娟介绍,截至2023年7月,中山研究院已建立了23个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累计培养硕、博研究生553名,其中不少人选择扎根中山;科研创新方面,已完成13个科研实验室的建设,正推进建设实验室5个,筹备建设实验室2个。
未来,具有国内乃至国际领先水平的光电产业科技研发成果将从诞生;科研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方面,中山研究院实验室已孵化出12家高科技企业,成为助推“中山制造”跃向高端的重要力量新的人才正在涌入,新的技术力量正在集聚,新的创新生态正在形成,新的发展载体也指日可待——
当前,中山研究院新校区正在快马加鞭建设当中,建设规划包括行政、教学、科研、活动中心、宿舍、食堂、体育馆等,总建筑面积超14.6万平方米(含2层地下车库)通过打造一个能够容纳千人规模研究生的研究院,火炬开发区在育才、用才、留才的生态营造上,再发力、再升级。
一个是寻求突围路径的国家级高新区,一个是寻求切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新赛道的高校;一个拥有良好的光电产业基础,一个拥有顶尖的光学研究成果,两者的携手必将发挥更大的“乘数效应”,释放更多的产业磁场力陈文锋表示,希望长理工中山研究院持续推动“政产学研”深度融合,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促进更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在火炬开发区落地生根。
火炬开发区将主动上门问需,解决研究院建设发展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研究院链接更多人才、技术等资源,进一步优化提升人才政策与产业扶持政策,与更多人才、企业共享发展机遇,共创美好未来南方+记者 杨慧荣(中山火炬开发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作者】 杨慧荣【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责任编辑:
手机: 电话: EMAIL:68048562@qq.com
公司地址:广东省佛山市 网址:www.aadkj.com
Copyright © 铝浩建材厂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4042242号-4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