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很多公司的管理者都抱怨,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难管了,他们遇到问题据理力争,毫无顾忌地各抒己见,完全不像自己年轻时那样听领导的话,甚至还有一些段子出来,说是不要欺负年轻人,因为他们会把你骂一顿之后辞职。
这股新生力量刚劲有力地“整顿职场”,同时,他们也改变了择业观念,带动了新型行业的崛起,像自媒体,淘宝店,直播带货等等此外,他们对于传统的买房成家也有自己的想法西安张阿姨就抱怨说,她本来跟儿子说,自己资助一些让孩子买个房,过几年结婚用。
而儿子却说,买房干嘛,他现在月入上万,自己租个一室一厅,住着很舒服要是买房,一半工资都要还房贷,一还就是30年,想着就有压力如果以后需要,可以租个大点的房子,也好过要还房贷,过紧日子年轻人租房确实越来越普遍。
在2021年新华网联合自如研究院发布的《中国青年租住生活蓝皮书》显示,预计在2030年,中国租房人口将达到2.6亿,城市租住群体90后占比达75%在最近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37.68%的青年群体愿意接受终身租房。
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一辈子租房也可能成为当下年轻人首选的生活方式为什么年轻人不愿意买房,更愿意租房呢?租房会给个人生活带来什么影响?又会衍生出什么社会问题呢?人生就是一次不断选择的过程,每一次选择,也许就是不一样的人生。
对于资金不算充裕的年轻人,买房就像一场豪赌,赌上了全副身家、今后的生活乃至家人的健康亮亮和丽君是一对90后夫妇,他们从周边农村来到省会郑州,过上了每年搬一次家的租房生活原因只有一个,省钱来郑州第一年,他们租的房子靠近商圈,月租2000多。
后来搬到地铁站附近的20平米开间,月租只要1500元他们最满意的还是这套回迁安置房,虽说远离市中心,面积大了3倍不止,租金照样是1500元每当为搬家精疲力尽的时候,他们就渴望拥有属于自己的“安乐窝”为了攒够45万元首付,亮亮白天上班,下班后开滴滴赚外快。
偶尔接到100多公里的长途单,要忙到凌晨才回家亮亮没日没夜地工作,丽君精打细算地过日子晚餐也消费降级了,从鸡腿换成了豆腐终于,2021年10月,亮亮和丽君成为了郑州融创城的第05269位业主,同时也背上102万元的房贷,月供6300期限30年,对于这个月收入9000元的小家庭来说压力山大。
每月交完租还完贷,只剩下1000元生活费,为此日子很拮据,可他们只要想到新买的房子,就满怀期待可是,买房还没一个月,丽君遭遇了全员降薪,原来到手3500,现在只有2000多下了班,她坐在空无一人的办公室大哭一场。
然而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郑州房贷利率从6.27%开始跳水,毕业五年以内的大学生可以低至4.7%他们算了算,同样的贷款,每月要比别人多还1000元,30年要多付36万的利息谁叫自己买房心切,买在了高点?不过,他们仍然满怀期待,每月去一次工地,看着房子一天天盖起来。
直到楼盘烂尾的消息传来,丽君脸上的笑容消失了,前方的路该怎么走?他们也不知道时代的一粒沙,落到个人身上,不亚于山崩地裂很多当初拼尽全力买房的人,不但在大城市安了家,还获得了资产的增值可一旦遇上房地产泡沫,房子就像薛定谔的猫,谁也不知道到底会怎么样。
西安的覃先生也是一位90后,硕士毕业之后在民企工作,月入6000除去房租和花销所剩无几房价一直在涨,每次听身边的朋友聊到房子,他心里总是忐忑女友是他的大学同学,两人恋爱3年,早到了谈婚论嫁的阶段,准丈母娘明确表示,没房不嫁女儿。
覃先生家境普通,父母经营着一家小餐馆最后父母掏空家底,举债十多万,给他在二环外买了一套70平米的二手毛坯房,首付加上税费、中介费一共30来万为了挣钱还债,小夫妻努力工作,还做起了副业父母也起早贪黑地忙活,想尽最大能力帮衬他们。
意外来得很突然,覃先生的父亲被查出胃癌晚期,做了切除手术。医生很不理解,病得这么严重,怎么拖了这么久?原来,覃老先生早就发觉异样,想到要帮儿子还房贷,他就悄悄吃片止痛药了事,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广告他只是个小司机,伺候的却是一个富太太,小人物一步步平步青云扶摇直上!×根据房天下发布的《90后买房数据报告》,85%的90后表示有购房计划,其中7成人需要依靠父母的助力许多“漂”着的年轻人,因为刚需或者对安全感的渴求,希望拥有属于自己的房子。
可自从背上了房贷,不仅套牢了家人,好像连生病的资格都没有了,更担不起其它任何风险对于还没有什么积蓄的年轻人,要想降低风险,让自己的生活不至于因为买房而降低品质,因为买房而变得拮据,租房似乎是比较合适的解决方式。
如果不买房只租房,可不可行?我们一起看看知乎网友小丢的经验分享小丢和老公是沪漂,在经历了几年房租的连续上涨之后,小丢觉得买个小房子的月供,和租金差不多于是他们买下了一套“老破小”,70多平的步梯两居室,两个人住得很惬意。
不过,女儿出生后,父母过来帮忙看孩子,小两居马上变拥挤了,再加上老人腿脚不便,每天爬6楼实在费劲小丢只好把老破小卖了,租了一个大三居经历过租房、买房、再租房,两下里一比较,租房的诸多不便非常明显比如,家里的装饰不能随意变动,想要改造是万万不可能。
女儿成长需要稳定的环境,小丢想跟房东签3年长租,但房东不乐意小丢既担心房东到期坐地起价,又担心他随时把房子收回去女儿将来上学也挺头疼的,房子所在的学区排位一般轮不到租房户,基本上要靠调剂后来小丢在郊区入手了一套二手三居室,房价比市区便宜不少,刚好在承受范围之内。
虽然小两口的通勤时间明显变长了,但小区的配套不错,女儿的学区也总算有保证了但是,如果孩子能就近上学,房东不随便涨价,租房条款对租客再倾斜一些,小丢也许会安心做个租房党有人因为买房的各种不确定性,成为“怕房族”;有人因为生活所需被动买房,成为“需房族”;而有人有能力承担一切却不愿买房,成为“拒房族”。
歌手李健曾公开表示:“我不买房,我一个房子都没有,但是我买很多吉他,这比买房更有愉悦感。”
广告家道中落的男子从底层爬起,一步一个脚印,踏上巅峰,过上众美环绕的逍遥人生!×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身价200亿,一家人仍然租房住金星也租住在上海市中心的黄金地段,房子估值上亿,她觉得自己每年只要付100万租金,就能住进这套豪宅,租房更划算。
租房对这些名人来说,跟买房没有什么大的区别,一样的安稳,反而可以让空出来一大笔流动资金作为他用他们之所以觉得租房稳定,那是因为房东乐于租房给他们住,而且不会轻易要求他们退租名人住过的房子,自带名人效应,只看涨不看跌。
普通人就不一样了,买房子看中的不只是房子,还有它背后的附加价值,比如说给自己的安全感,稳定感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说过,人的基本需要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 、尊重和自我实现不过,“港漂”莫莫认为,安全感不是房子给的,投资房子不如投资自己。
在全球房价最高的香港,36平米的两室一厅要价550万,是大部分工薪阶层理想的户型莫莫和男友勉强能凑得起36平米的首付,但她渴望自由,不想被房贷束缚想玩就玩,想走就走的生活,才是她想要的她和男友计划着再工作几年,拿着几十万存款去留学,这是他们为自己攒下的“底气”。
至于房子和孩子,他们没想那么远,可能会丁克,或者等有了孩子再租个大点的房子,这样既不会降低生活品质,也不会影响对未来的规划。
像莫莫这样选择主动租房的年轻人,其实挺多的比起上一代人,他们的心态更加放松在他们看来,终身租房没什么不好,不用一辈子为一套房而奋斗,人生才更加的自由那些被动租房的人,真的过得不好吗?也不是以深圳为例,深圳是近十年人口净流入量最多的城市。
90后是租房客里的主力军,他们过得好不好,很大程度上与承受的房租压力有关系数据显示,在刚来深圳的3到5年,90后白领每月的房租水电等支出通常在1500至2000元因为深圳遍布城中村,“农民房”租金低廉,对租客们很友好,九成年轻人的房租收入比,能低于30%这道“幸福分割线”。
令他们幸福感消失的,反而是虚假租房信息,“水电刺客”,以及有42%的人表示,曾在租房过程中遭到了歧视如果遇到这些问题,租客往往会选择搬家搬家是全世界的租客都感到头疼的问题,英国有句谚语说:“搬家三次如同失火”,英国人的平均租赁周期为2年半,而德国人则可以长达11年。
由贝壳提供的数据表明,中国租客的平均租期仅为8个月在深圳的这批受访人当中,有近7成的人搬家2至5次为了解决租房难题,在我国提出“租购并举”的顶层设计之后,租客的权益有望得到更多制度性保障去年9月,北京开始实施租房网签,将租房全程纳入监管。
对于租客担心的一些问题,比如房屋被提前收回,租金随意涨价,都提出了一些干预措施一旦租客权利得到更多保障,愿意租房的人会越来越多,几乎可以预见由市场需求推动的租金持续上涨在这个前提下,年轻人能否将终身租房进行到底,将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如果年轻的时候不买房,以后老了怎么办?这些年,“以房养老”的话题被讨论过无数次。到2021年底,我国65岁以上人口超2亿,占总人口的14.2%。房子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资产,盘活房产用于养老具有普适性。
《民法典》提出居住权之后,以房养老又多了一个选择老年人可以将自己名下的房子出售套现,但同时保留居住权,在有生之年一直居住在这里而作为买方的金融机构,在保持合理利润空间的前提下,将以比市场价低很多的价格收购老年人的房产。
简单理解,就是老年人卖了房,继续支付租金住在自己曾经的房子里当然这部分“租金”已经在买方支付的房款中抵消了不过,由于这种操作还有很多不确定性,给居住权定价更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所以还没有大范围推广,很多人仍持观望态度。
现在困扰人们的问题是:如果年轻的时候不买房,别说以房养老,到了六七十岁,还能租到房吗?事实是,出于各种原因,一些房东确实不愿意把房子租赁给老年人所以,年轻时在城市租房打拼,干不动了回家乡置业养老,成了一部分人的设想。
今年43岁的何先生,曾在广州工作14年,一直是租房生活期间他结婚生子,为了让儿子回老家上学,他们举家搬回了河北儿子上了市区的私立小学,何先生就在学校的附近租房,房子年租金16000元,如果全款买一套这样的房需要130万,他不是没有这个财力,只不过担心房价还会下跌。
何先生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对刚需人群来讲,现在买房需要做更多的功课,既要满足当前的居住需求,又要考虑未来的流通能力房子的流通能力首先是周边配套,其次看区域内有没有城市的产业发展规划,人口的分配是增长还是减少,总的来说是要找到城市的新热点。
何先生最近经常去看房,但他不急着上车,他希望能在家乡买到更“抗跌”的房,满足自己“叶落归根”的愿望近几年,房地产的经济支柱地位呈慢慢淡化的趋势,越来越多的资源向保障房倾斜这种租房方式比买商品房省钱省心,比租私人房性价比高。
2020年深圳市曾公开提出,要让60%的市民住进公共住房今年38岁的方晨就是保障房的受益者,他是一位15年的老“深漂”,曾经也是城中村的一员2013年他通过社会渠道申请公租房,幸运地成为第一批进轮候库的人。
方晨只排了两年队就申请到了一套两居室,面积不到60平米,月租金加物业费1500元签约公租房的这一年,同小区的商品房价格飙升到8、9万一平方,像方晨这种一人养活三口之家的工薪族只能望屋兴叹方晨很感谢有这套公租房,如果当时没申请到,他可能已经卷铺盖回老家了。
由于方晨对每个区保障房的轮候和供应情况都很了解,他写的申请攻略,帮助了很多像他一样的年轻人方晨在公租房里住了4年,只要政策不变,他们可以一直租下去但方晨还是希望能有一套自己的房子,他一直在盯安居房,安居房的价格一般是商品房的5折左右。
安居房也采用申报制,方晨2014年通过审核开始轮候,到现在他的排名已经很高,但他一直没去认购因为孩子刚上小学,现在的公租房对应的学区很不错而安居房大多在关外,学位比较紧张,方晨希望能等到地段更好的安居房。
随着保障房体系的建立,更多人有望通过它来实现“居者有其屋”的梦想。当人们从住房的重压下解脱出来,除了生活质量得到提升,也有更多余力承担其他的消费,这对经济转型的意义不言而喻。
关于买房和租房的这笔账,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算法。俞敏洪说:“有这个能力就买,暂时没有能力就先生活。关注眼前的生活,一定要大于对浮华的追求。”人生没有最优解,适合的就是最好的,房子也一样。
手机: 电话: EMAIL:68048562@qq.com
公司地址:广东省佛山市 网址:www.aadkj.com
Copyright © 铝浩建材厂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4042242号-4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