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满满正能量的 钱塘新区报“这些老物件都是我妈妈的嫁妆如果不是浙一医院钱塘院区要落地在仓北村房子要拆迁,老物件没地方放我们也是不舍得捐的”拆迁户汪荣莲的女儿丁英英说近日,义蓬二小开展了“征集老旧物件,留住浓浓乡愁”活动,通过前期的号召及推广,截至目前已收集300多件老物件。
大至一口口大水缸大陶坛、一只只大石器石农具、一件件木制农具家具,小至一枚枚珍藏的铜钱纪念章、一份份泛黄的旧报纸、各种票证、一盒盒老式录像带和录音带……走进义蓬二小“围垦史料馆”,每一件“老物件”背后都有一段温暖感人的故事,它们记录着一代代沙地人“勇立潮头、蓬勃向上”,用生命与汗水在激情燃烧的岁月里的光阴故事。
汪荣莲的嫁妆就在其中。跟着丁英英的脚步,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张精致的雕花木床。记忆就如汩汩喷涌的泉水,一些难以忘却的往日画面在她心底最深处翻腾上来。
这张雕花木床采用的是卯榫结构,部件之间结合紧密而又牢固,做工细致,即使历经岁月洗礼,床体依然不摇不晃,结实如初木床的雕刻十分讲究,主要采用的是透雕,但楹框和围幔上有些镂空图案的微小细节或具遮挡作用的围板是用浮雕来处理的。
图案多是一些寓意吉祥的花草和鸟兽,浸润着吴越风韵,寄予了父母对女儿的挚爱和祈愿天长地久的深情
这批捐赠的“嫁妆”除了雕花木床,还有五斗柜、床头柜、写字台、子孙桶等在20世纪70年代能有这么考究齐全的木器嫁妆,也算十分气派的了汪荣莲是富阳大山里人,在媒人——头蓬老街“竹作师傅”介绍下认识了沙地仓北人丁水清,从此相互扶持走过了大半辈子。
“当时爸爸对妈妈十分满意,即使距离特别远,但是爸爸经常骑着自行车去看妈妈,妈妈也就在爸爸这一来二往中被打动了爸爸家虽然不是特别富裕,但还是按照‘行情’拿了300元彩礼”丁英英回忆道
“300元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当时的富阳彩礼一般都只要100多元,我觉得男方都这么大方,那我们也不应该小气”汪荣莲回忆道,当时,婚床本应该是男方准备的,但由于沙地木材稀缺,而富阳大山里木头到处都是,好弄些。
其实丁英英妈妈所说的“好弄些”也不好弄20个世纪70年代正是困难时期,各种物资都比较紧缺,木材从大山里运出来是需要打“出口证”,仅审批就费了不少周折,要从山里弄回家非常艰难,再请当时最好的木匠师傅花费两个多月才打造完成。
山区交通不便,做好的木器家具十分重,抬出来也是个难题但人心齐,泰山移这些嫁妆就靠人工一件件从山里搬30公里到车站,再运到远在100公里外的丁水清家远嫁仓北村后,生活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好,但这些困难都打不倒这对充满理想的新婚夫妇,他们凭借着相互理解、相互支持,靠着勤劳简朴,撑起了一个小家,房子也从原来的茅草舍换成了小洋楼,再过几年就可以搬进城市化的商品房了。
义蓬二小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学校计划将“围垦史料馆”扩大,进一步建设成对外推介的标识、传承文明的载体、文化展示的窗口,把“围垦史料馆”打造成爱国主义教育和传承围垦精神的重要基地挖掘老旧物件背后的故事,让“围垦精神”教育变得更加生动且具有可读性,以进一步做优做精学校德育特色金名片。
来源 | 义蓬二小、义蓬街道、区融媒体中心原标题:《这些老物件,你家有没有?》
手机: 电话: EMAIL:68048562@qq.com
公司地址:广东省佛山市 网址:www.aadkj.com
Copyright © 铝浩建材厂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4042242号-4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