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说:
这个“民”字是个象形字金文①的上部是一个眼睛,其下是一把锥子刺进了眼睛这表明在奴隶制社会里,奴隶主用极其残酷的手段把奴隶的一只眼睛刺瞎,并强迫他们劳动小篆②形体大变,完全看不出锥子刺眼的形象了③是楷书的写法,是由小篆直接演变而来。
“民”的本义就是奴隶远在《书经•梓材篇》就有记载从“奴隶”又可引申为被统治的人,如《榖梁传•成公元年》:“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农民,有工民”在上古,人与民是有明显区别的:“人”是指统治者,“民”是指被统治者。
可是到了后世,人与民就没有什么区别了,它们依照汉语由单音词向双音词发展的规律,将“人”与“民”连结在一起,变成双音词“人民”了“民天”一词在古文中经常见到,它并不是指“老百姓的天下”,而是指“粮食”正如《汉书》中所说“民以食为天。
”“民”字是个部首字。凡由“民”字所组成的字大都与百姓有关,如“氓”字等。不过,在汉字中从“民”的字也很少。——左民安《细说汉字》扩展阅读
借体象形西周金文“民”字或作,像有刃物刺目之形,是“盲”字的初文《贾子·大政下》:“民之为言萌也,萌之为言盲也”春秋金文“民”字竖画上的圆点或变作“”,或变作一小横战国文字承袭春秋金文齐文字“民”从“目”,晋系文字亦有从“目”者。
楚文字“民”字竖画上的圆点或变作一小横,或加“”形饰笔;竖画或向上穿出,或在上部加“”形饰笔秦文字“民”所从的“目”变形作、,隶作“”,遂成“民”字 “民”指人,人类盂鼎:“先王受民受疆土”《诗·大雅·生民》:“厥初生民,时维姜嫄。
”引申指庶民、百姓中山王壶:“作敛中则庶民附”郭店楚墓竹简《成之闻之》1:“古之甬(用)民者”(徐在国)——李学勤《字源》来源:汉典文化
手机: 电话: EMAIL:68048562@qq.com
公司地址:广东省佛山市 网址:www.aadkj.com
Copyright © 铝浩建材厂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4042242号-4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