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铝浩建材厂官网!
铝单板百科list center

全国服务热线

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读后感300字(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读后感200字)

作者:www.aadkj.com 发布时间:23-09-07 点击:20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When You Believe音乐:小石头和孩子们 - When You Believe

约翰·D·洛克菲勒 John D. Rockefeller(1839—1937年) 美国实业家、超级资本家,美孚石油公司(标准石油)创办人出生于纽约州里奇福德镇,父亲威廉·埃弗里·洛克菲勒是一个无牌游医,母亲伊莱扎·戴维森是一个虔诚的浸理会教徒。

由于其父缺乏责任心,长年在外以药贩身份流浪,导致家庭生活艰难母亲伊莱扎肩负起养家糊口的繁重任务,独自抚养五个子女幼年时,曾将自己捉到的小火鸡精心喂养,挑好的在集市上出售12岁时积蓄了50美元,他把钱借给邻居,收取本息。

1855年,由于其父的原因不能继续上学,离7月16日高中毕业典礼只差两个月约翰听从父亲建议,花了40块钱在福尔索姆商业学院克里夫兰分校读了一个为期三个月的课程16岁的洛克菲勒在美国俄亥俄州的一家干货店当职员,每星期赚5美元。

19岁,他下海经商,倒卖谷物和肉类从这时起,洛克菲勒将每一笔收支记录在册,甚至不漏掉一个便士的慈善捐款经过三年积累,22岁的洛克菲勒进入石油业,并于1870年创建标准石油公司洛克菲勒成了蜚声海内外的“石油大王”。

1897年,从标准石油公司退休后,洛克菲勒专注于慈善事业中国在洛克菲勒基金会的其海外投资中独占鳌头众所周知的是,北京协和医院及医学院是洛克菲勒基金会在中国最大、最著名的一项事业;鲜为人知的是,周口店“北京人”的挖掘和考古工作,洛克菲勒基金会从一开始就参与其中。

对于中国人来说,“富不过3代”似乎是铁一样的定律,然而洛克菲勒家族从发迹至今已经绵延6代,仍未现颓废和没落的迹象这与他们的财富观念和从小对子女的教育息息相关他们的家族崇尚节俭并热衷创造财富这两点从洛克菲勒家族的中兴之主劳伦斯·洛克菲勒的一生中体现得尤其充分。

2004年7月11日,坐拥亿万家财、在美国叱咤风云的劳伦斯·洛克菲勒在睡梦中与世长辞,享年94岁这位洛克菲勒家族的第3代传人,尽管含着金钥匙出生,却绝不是一位纨绔子弟,他在有生之年不仅开了风险投资的先河,还为美国的环保及慈善事业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老约翰·D·洛克菲勒惟一的儿子和继承人是小约翰·D·洛克菲勒小约翰·D·洛克菲勒共有6个子女,姐姐芭布斯最大,其他都是男孩,从大到小分别是约翰、纳尔逊、劳伦斯、温斯罗普和大卫劳伦斯·洛克菲勒1910年5月26日生于纽约。

童年时期,劳伦斯与年长他两岁的纳尔逊关系最亲密,他们曾一同饲养兔子然后卖给科学实验室换取零用钱这样的事情听起来似乎很难和富可敌国的洛克菲勒家族联系起来,但事实的确如此洛克菲勒家族的子孙之所以能获得日后非凡的成就,和他们自小受到的家庭教育有很大关系。

为了避免孩子被家族的光环宠坏,不管是老约翰洛克菲勒还是小约翰洛克菲勒,在教子方面相当花心思,并有一套祖传教育计划父亲鼓励劳伦斯等孩子做家务挣钱:逮到走廊上的苍蝇,每100只奖一角钱;捉住阁***楼上的耗子每只5分,背柴禾、劈柴禾也有价钱。

劳伦斯和哥哥纳尔逊,分别在7岁和9岁时取得了擦全家皮鞋的特许权,每双皮鞋2分,长筒靴每双1角 从约翰·D·洛克菲勒成为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个10亿富翁到现在已经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洛克菲勒家族,仍在续写着辉煌的历史,他们没有整天躲在房间里计划如何守住自己的财富,不让金钱落入别人口袋,而是积极的参与文化、卫生与慈善事业,怀着富有的负罪感将大量的资金用来建立各种基金,投资大学,医院,让整个社会分享他们的财富。

在今天的美国,要完全躲避这个家族的影响几乎是不可能的,毫不夸张地说,洛克菲勒家族在过去150年的发展史就是整个美国历史的一个精确的缩影,并且已经成为美国国家精神的杰出代表外界在洛克菲勒的三大评价:“洛克菲勒有条不紊到极点,留心细节,不差分毫。

如果有一分钱该给我们,他必取来如果少给客户一分钱,他也要客户拿走"“洛克菲勒比卡内基对竞争者更为仁慈,他会合理的补偿与他正当竞争失败的对手"“洛克菲勒的财富跟和他同时代的巨富们相比,是最不肮脏的”

第9封信念是金 

亲爱的约翰:你说得很对,雄才大略的智慧可以创造奇迹然而,现实是创造奇迹的人总是寥若晨星,而泛泛之流却在辈出耐人寻味的是,人人都想要大有所为每一个人都想要获得一些最美好的东西每一个人都不喜欢巴结别人,过着平庸的日子,也没有人喜欢觉得自己是二流人物,或觉得自己是被迫进入这种境况的。

难道我们没有雄才大略的智慧吗?不!最实用的成功智慧早已写在《圣经》之中,那就是“坚定不移的信心足可移山”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失败者呢?我想那是因为真正相信自己能够移出的人不多,结果,真正做到的人也不多绝大多数的人都视那句圣言为荒谬的想法,认为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我以为这些不会得救的人犯了一个常识性的错误,他们错把信心当成了“希望”不错,我们无法用“希望”移动一座高山,无法靠“希望”取得胜利或平步青云,也不能靠希望而拥有财富和地位但是,信心的力量却能帮助我们移动一座山岳,换名话说,只要相信我们能够成功。

你也许认为我将信心的威力神奇或神秘化了,不!信心产生相信“我确实能做到”的态度,相信“我确实能做到”的态度能产生创造成所必备的能力、技巧与精力每当你相信“我能做到”时,自然就会想出“如何解决”的方法,成功就诞生在成功解决问题之中。

这就是信心发威的过程 每一个人都“希望”有一天能登上最高阶层,享受随之而来的成功果实但是他们绝大多数偏偏都不具备必需的信心与决心,他们也便无法达到顶点也因为他们相信达不到,以致找不到登上巅峰的途径,他们的作为也就一直停留在一般人的水准。

但是,我少部分人真的相信他们总有一天会成功他们抱着“我就要登上巅峰”的心态来进行各项工作,并且凭着坚强的信心而达到目标我以为我就是他们其中的一员当我还是一个穷小子的时候,我就自信我一定会成为天下最富有的人,强烈的自信激励我想出各种可行的计划、方法、手段和技巧,一步步攀上了石油王国的顶峰。

我从不相信失败是成功之母,我相信信心是成功之父胜利是一种习惯,失败也是一种习惯如果想成功,就得取得持续性的胜利我不喜欢取得一量的胜利,我要的是持续性胜利,只有这样我才能成为强者信心激发了我成功的动力相信会有伟大的结果,是所有伟大的事业、书籍、剧本,以及科学新知背后的动力。

相信会成功,是已经成功的人所拥有的一项基本而绝对必备的要素但失败者慷慨地丢掉了这些我曾与许多在生意场中失败过的人谈话,听过无数失败的理由与借口这些失败者在说话的时候,时常会在无意中说:“老实说,我并不以为它会行得通。

”“我在开始进行之前就感到不安了”“事实上,我对这件事情的失败并不会太惊奇” 采取“我暂且试试看,但我想还是不会有什么结果”的态度,最后一定会招致失败“不信”是消极的力量当你心中不以为然或产生怀疑时,你就会想出各种理由来支持你的“不信”。

怀疑、不信、潜意识要失败的倾向,以及不是很想成功,都是失败的主因心中存疑,就会失败相信会胜利,就必定成功信心的大小决定了成就的大小庸庸碌碌、过一天算一天的人,自信为做不了什么事,所以他们仅能得到很少的报酬。

他们相信不能做出伟大的事情,他们就真的不能他们认为自己很不重要,他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显得无足轻重久而久之,连他们的言行举止也会表现得缺乏自信如果他们不能将自信抬高,他们就能在自我评估中畏缩,变得愈来愈渺小。

而且他们怎么看待自己,也会使别人怎看待他们,于是这种人在众人的眼光下又会变得更渺小那些积极向前的人,肯定自己有更大的价值,他就能得到很高的报酬他相信他能处理艰巨的任务,真的就能做到他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他的待人接物,他的个性、想法和见解,都显示出他是专家,他是一位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

照亮我的道路,不断给我勇气,让我愉快正视生活的理想的,就是信心在任何时候,我都不忘增强信心能力我用成功的信念取代失败的念头当我面临困境时,想到的是“我会赢”,而不是“我可能会输”当我与人竞争时,我想到的是“我跟他们一样好”,而不是“我无法跟他们相比”。

机会出现时,我想到的是“我能做到”,而不是“我不能做到”每个人迈向成功的第一个步骤,也是不能漏掉的基本步骤,就是要相信自己,要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成功要让关键性的想法“我会成功”支配我们的各种思考过程成功的信念会激发我信的心智创造出获得成功的计划。

失败的意念正好相反,使我们去想一些会导致失败的念头我定期提醒自己:你比你想象的还要好成功的人并不是超人成功不需要超人的智力,不是看运气,也没有什么神秘之处成功的人只是相信自己、肯定自己所作所为的平凡人永远不要、绝对不要廉价出售自己。

每个人都是他思想的产物,想的是小的目标,就可预期成果也是微小的想到伟大的目标就会赢得重大的成功而伟大的创意与大计划通常比小的创意与计划要来得容易,至少不会更困难那些能够在商业、传教、写作、演戏,以及其他成就的追求上达到最高峰的人,都是因为能够踏实、有恒地奉行一个自我发展与成长的计划。

这项训练计划会为他们带来一系列的报酬:获得家人更尊敬的报酬;获得朋友与同事赞美的报酬;能觉得自己很有用的报酬;成为重要人物的报酬;收入增加、生活水准提高的报酬成功——成就——就是生命的最终目标她需要我信用积极的思考去呵护。

当然,在任何时候我想都不能让信念出问题                                                         爱你的父亲格言:信心的大小决定了成就的大小只要相信我们能够成功,我们就会赢得成功。

不相信失败是成功之母,我相信信心是成功之父 (The force which have lighted my way,and time after time have given me new courage to face life cheerfully,have been confidence.)。

                        June7,1903

日拱一卒,让更多人轻松读经典

【哇塞读书会】是喜悦生活方式分享之路径.《道德经》共读活动持续进行中祝福我们都可以在无常的生活中找到令我们“欢喜坚固”的清宁,越读越开心9月22日《周易》读写陪伴开启,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