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篇有趣的,分享一下:“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中的“乐”该怎么发音?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中的“乐”该怎么发音? 分类:选修13-语言文字应用+《〈论语〉选读》
| 标签: 乐山 王力 释文 读音 仁者出处:搜狐博客 博主:红树主人仁者乐山 【出处】 子曰:“智者乐[yào]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译文】
孔子说:“智者喜爱水,仁者喜爱山;智者好动,仁者好静; 智者快乐,仁者长寿” 【读解】 以山水形容仁者智者,形象生动而又深刻这正如朱熹在 《论语集注》里面的讨论:“没有对仁和智极其深刻的体悟,绝对不能作出这样的形容。
”圣人智仁双全,所以,作此形容的专利权 非他莫属 智者也就是聪明人聪明人通过事理,反应敏捷而又思想活跃, 性情好动就像水不停地流一样,所以用水来进行比拟 仁者也就是仁厚的人仁厚的人安于义理,仁慈宽容而不易冲动,性情好静就像山一样稳重不迁,所以用山来进行比拟。
不过,你如果问一般人乐水还是乐山,所得的回答多半是山水都乐因为--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王观) 山水各有千秋,仁智都是我们的追求,即使力不能及,也要心向往之。
当然,就实际情况来看,每个人性情有所不同,的确还是有山水差异的也就是说,有人乐水,有人乐山 “青山行不尽,绿水去何长”(崔颢)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一句中“乐”字读音考证: “乐”字应该读作“要”。
《王力古汉语字典》“乐”字中,第三个读音:“yao,五教切,去,效韵,疑药部”下注云:“喜好,喜爱《论语·壅也》:‘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此即读“要”之说 然而,此“乐”字,真就应该读作“要”吗? 。
案唐代陆德明之《经典释文》云:“乐,音‘岳’,又五孝反,下同”稍微解释一下,所谓“五孝反”,是古代的拼音法,“反”指“反切”那么《经典释 文》中的“五孝反”即同于《王力古汉语字典》里的“五教切”《经典释文》意思是,“乐”读音作“岳”,又可读作“五孝反”的音“要”。
“下同”,是指 《论语》“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一句中有两个“乐”字,第一个“乐”字读音解释完了,下面第二个“乐”字的读音与第一个相同 在《经典释文》中,“要”这个读音是作为第二个选择的,而第一读音应为“岳”。
那么,对于这个“要”的读音,应当怎么看呢? 明代秦钺之《慈湖家记》云:“音释家‘乐山’、‘乐水’,并五孝反,尤为害道”此中即指出,将“乐”读作“五孝反”之“要”音,是“尤为害道”的,即不同意读作“要”。
又清代翟灏之《四书考异》云:“此‘乐’字,或言不应音‘岳’,恐《释文》有讹然《礼记》‘乐不可及’、‘敬业乐群’、‘有所好乐’,俱一音‘岳’,则先儒自有此音训下‘知者乐’,‘乐’字释文,亦五孝反,确属可疑。
” 此中举出《礼记》中的三句带有“乐”的话,并且以前的儒家对这三句话中的“乐”字都定音为“岳”既然古儒已经有了注音,而现在又将《论语》中的“乐”字,定音为“五孝反”的“要”音,实在是值得怀疑的结论,恐怕《经典释文》本身就有所错误。
通过上述简单的引证,可见将《论语》“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中之“乐”字,读作“要”音,也是值得推敲的从“经学”的角度看,该“乐”字应正读作“岳”音,基本是可以确定的 在文末,再说两句题外话为什么“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呢?有云:“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
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又有将“五行”之说引入者,云:“知者属土,故乐水;仁者属木,故乐山”录此二说,以供参考 所以,到底是读le 还是yao 是有争议的,不能一概而论智者乐水 【出处】
子曰:“知者乐[yào]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译文】 孔子说:“智者喜爱水,仁者喜爱山;智者好动,仁者好静; 智者快乐,仁者长寿。” ……
手机: 电话: EMAIL:68048562@qq.com
公司地址:广东省佛山市 网址:www.aadkj.com
Copyright © 铝浩建材厂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4042242号-4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