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东北农村3年我过上了向往的生活#80后卢小开,34岁,齐头盖,小眼睛,一米七八,街面上最常见的长相但在网络世界里,卢小开是有七百万粉丝的短视频创作者,因为“记录东北林区真实生活”已经走红了四年在他的家乡黑龙江双鸭山市饶河县五林洞镇,乡亲们的生活也因此被改变。
原本,这里是名不见经传的边陲小镇,东与俄罗斯隔乌苏里江相望,只要15分钟车程就能跨越国境线这里不通火车,没有飞机,多面环山,遍地是原始山林,只能靠山路通行汽车一到严冬,大雪封山封路,这里便成了山间“孤岛”。
卢小开的家乡,黑龙江双鸭山市饶河县五林洞镇东山村从卢小开的手机镜头出发,“孤岛”和世界的连接被一点点搭建了起来四年间,他发了四千多条视频,拍摄这里的日常生活和原始森林里的农特产独特的风貌逐渐吸引了天南海北的目光。
在网友的鼓励下,卢小开收购了农户的林下产品,深加工,通过直播电商的方式带动乡村发展山间苦寒的冬天变得没那么难熬了年轻人回来了,他们也举起手机拍摄短视频,或者在这条产业链上找到一份生计原本,这里每年有近半年的漫长寒冷,人类只能“猫冬”。
如今,猫着的冬天,似乎也因为短视频而变得更热闹四年间,村子里的大半人家,在卢小开的镜头被网友认识,“就像多了很多亲戚”帮倒霉鬼卢小开找灵芝卢小开的林区生活记录,像系列短剧,多数是小品式的喜剧其中最受欢迎的,是找灵芝系列。
灵芝是原始森林里难得的宝物它们藏在横卧的树干侧边,掩在大片蕨类植物下,要等到长成才能采摘卢小开进山,发现了灵芝,用手机记录下来,还让粉丝帮忙一起记着隔段时间,他举着手机“按图索骥”,却常常发现灵芝不见了。
镜头里的卢小开一脸委屈网友这时还要“落井下石”因为他们早提醒了,“走点心,别叫别人采了”但“倒霉鬼”卢小开还是没守住灵芝,即使他大费周章搭了帐篷守着,“也许是因为拍短视频暴露了灵芝位置?”粉丝们出主意,说先别拍,偷摸着记住了。
卢小开信誓旦旦,说自己不信这个邪,村里的父老乡亲这点面子还不给吗?但灵芝还是“丢”了网友们又忍不住调侃“倒霉鬼”,发私信“笑话”他:“让你得瑟,又丢了”“还给你留面子,要是我也给你采走了”
找到灵芝时,卢小开和灵芝的合照镇里也有其他村民也拍采灵芝的视频,网友们的乐趣又多了一项:在别人视频中帮卢小开找灵芝其他村民拍的灵芝和他的类似,他们就在评论区喊他来瞅瞅,“抢回去”这让卢小开哭笑不得,灵芝是山林的馈赠,属于生活在这里的所有人。
他的短视频,也宛如一个“林下资源”的宝库,展示的都是山间的好物——人参,灵芝、松茸、野生猴头菇,以及各式珍贵的药材,比如平贝母、天麻、野生桑黄,密林里生长了几百种药材就连地上不显眼的杂草,可能都是“东北三宝”之一的乌勒草。
但要发现它们,需要经年的积累以采摘它们为业的人被叫作“赶山人”、“老把头”,他们擅长在不同的山头找到不同的宝物因为日照和雨水不同,一片山的朝阳坡和背阴坡在不同时令就会长出不同的物种寻找人参和灵芝尤其仰赖经验,它们一般在特定的地方成片生长。
卢小开和他的伙伴在林间直播卢小开在视频里向网友介绍,找难寻的山珍时,赶山人一般都要带上徒弟,在山里住几天,甚至半个月找人参要根据山的地形,以及看是否出现四叶草和铁线草——它们的生长环境和人参相似有这些标志的地方,赶山人进行地毯式的搜索,才会发现人参。
人参属于最难得的山财,有人生活了几十年,一辈子也碰不到那些真正愿意长期花时间搜寻人参的“老把头”,花费的细密工夫,是人参的“高附加值”老粉丝们跟着卢小开赶了四年山,熟悉了山里的时令,会主动提醒他,季节又到了 ,该采野菜了,又该采灵芝了。
有粉丝反馈连自家孩子也熟悉了剧情,牵挂着赶山的进展:“卢小开叔叔今天又去采什么了?”“山里蘑菇长没长出来?”“他今天又没采到灵芝对不对?”
卢小开的评论区卢小开的粉丝,以南方地区的居多,对苦寒的东北风光充满好奇在直播间里,“山海关以里的南方人”总爱问些奇怪的问题,“如果遇到老虎怎么办?”“东北很冷,冬天会不会把耳朵冻掉”评论区也因此成了卢小开创作的灵感来源,他会在里面寻找网友们好奇和兴趣的话题,再做一期视频。
四年间,他们逐渐熟悉了山间的趣闻,比如赶山人敬畏山林,有规矩,有些话不能说,特定形态的树墩也不能坐,因为它们被视为山神的饭桌他们也逐渐熟悉了卢小开的童年:这里闭塞,吃不到什么好吃的,孩童的零食都来自大自然。
孩子们在森林里采摘狗枣子(野生猕猴桃)、臭李子、野生草莓、野生榛子下河洗澡时,下一些鱼罐,回家就有鱼吃人生失意,家乡给你馈赠卢小开的镜头里,呈现了两代“赶山人”的生活新一代是他和发小们,他们举着手机,带网友们“赶山”,像回到了幼时玩乐的时光,从来不写什么策划和文案。
即使忙活了老半天,采不到什么山货,也照实拍笨拙又真实的画面打动了很多网友但在提及上一代“赶山人”的艰辛时,语气一向轻快的卢小开也流露出了沉重这里的森林覆盖面积达超过90% ,除了少数人家,全是原始森林原始森林不允许打药,蚊虫多又密,采摘野果时,经常遭蚊虫叮咬。
更可怕的是猛兽,森林里总会传出人遭黑熊袭击的消息野猪、狍子经常下山,袭击牛羊,或破坏菜园,果园采摘松子尤其艰辛松子壳坚硬,采了100多斤装在袋子里,走两小时山路,常常把后背磨掉一层皮,青一块紫一块,留下半月板严重磨损等后遗症。
采的过程也充满风险,人爬升到二三十米的树上,负了重,很容易掉下来每年的采摘季,医院的骨科外科住满了受伤的赶山人,甚至有人因此离世前几年,卢小开的四舅从十多米高的松树上掉下,两只手臂全骨折了手腕部,骨头直刺出来,鲜血直流。
他坚持走了两个小时下山,又坐了两小时车去县城,途中晕厥了两次十岁左右,卢小开就跟着父亲进山采松子第一次进森林,他被各种花草果子及菌子吸引,兴致昂扬等开始采松果,背上的袋子越来越沉,他开始感觉疲累,只能硬撑着。
童年森林记忆的另一面,是生计的艰辛一到夏天,他就犯愁他喜欢“猫着”不用干活的冬天
卢小开和伙伴找到了灵芝有一次,父亲也从树上掉了下来他爬了几米高,没抓牢,“啪——”地一声掉到了地上父亲拍拍身上的土,什么也没说,继续向上爬这一幕印在卢小开的脑中,在成长中,他和其他年轻人一样,被逃离的强烈冲动驱使着离乡,“要改变自己的命运,一定不能走父辈的老路”。
父辈耐劳又隐忍因为一年只有五六个月能挣生计,夏天受伤了也吃着止疼片继续劳作进山是为了生存,他们会在进山前定一个目标,要挣200块钱,就必须采到多少东西,奔着这个目标使劲走,使劲干,达到了才下山夏天进山,凌晨两三点出发,赶在中午太阳高晒前下山。
还有一次,父亲和一对夫妻进山,在山里迷路了女人不停地哭泣,因为这里发生过人消失在密林的事故他们走了一天一夜,终于在第二天天亮时找到了方向尽管这样,三人都没舍得扔掉山野菜,一百多斤的袋子,一直背着如果有生计,老一辈也不想让年轻人干这一行。
山林间树木高耸,阴天无法辨明方向,潜伏着危险初中辍学后,卢小开尝试过逃离他去县城学电脑维修,干过网管后来自己创业,开餐饮店,做VR 工作室,开出租,辗转换了很多工作,都“一事无成”他结婚早,等孩子到县城上学,养家的压力越来越沉。
一家人租房子住,每天的收入只能解决吃喝父母体恤他,每次回家,都偷偷在孩子书包里藏几百钱发现钱时,卢小开心里一沉,埋怨自己,“一个男人,一个家里的顶梁柱,混到了这种程度”但捣鼓了各种创业门道,都没啥声响,“这一辈子可能就这样没太大出息了”。
卢小开和伙伴在林间一个偶然的机会,卢小开听说了“自媒体”上网查,说是“属于自己的民间媒体”,就也动了念头有一部手机就行,零门槛他想,反正“也没什么可失去的了”他的脑中闪过了家乡连绵的密林跑山的生活,城里人没见过,兴许是条路子。
他对妻子说,这或许是一个机会,一个月能挣五六千,就比打工强全情投入的前八个月,没什么水花,把积蓄都花完了,“穷困潦倒”有一次逛超市,遇到榴莲摊,女儿趴在一棵榴莲上,闻了一下,说真香啊,又说如果有根牙签,就可以刮点尝尝了。
那一刻,被卢小开视为自己真正意义上的成人礼他告诉自己,不要再妄想能挣多大钱,踏踏实实,做好一件事儿妻子也开始帮他一起拍短视频他们以“赶山”的劲头,在严寒的天气里外出劳作,冻得哆哆嗦嗦,拍能想到的所有真实生活。
逐渐地,每天有 100 多块钱收益,慢慢走上了正轨
卢小开拍摄的乡亲们赶山的照片2020 年初疫情期间,夫妻俩迎来了拐点他们拍了一期介绍南北差异的主题短视频,介绍被原始森林环绕的村庄,人们怎么度过漫长的冬天隔天早上醒来,已经涨了 70 多万的粉丝,当天继续上扬涨,又涨了 100 多万。
看着粉丝数噌噌上扬,两人坐着傻乐99+的红色标志,点开了又出现,经久未消那一年,在拍“赶山”短视频的路上,卢小开遇到了人参他觉得自己要交好运了大姨和年轻人都有活干了拍短视频走红后,卢小开的性子也变了他一改过去沉闷的个性,越来越会逗乐,话也密了起来。
后来他开始尝试直播,又打电话给在工地、工厂讨生计的发小,说自己做自媒体有起色了,“你们回来跟我干吧”在苦寒的冬季,村里的青壮年外出打工,来年五月再归来年轻人们开挖掘机和塔吊,辛苦又危险卢小开记得,他的一个发小曾差点殒命在工地。
现在,他出现在卢小开的镜头里,把山间的珍品推介给更多人
卢小开和妻子女儿在森林里他们向网友热情推介森林养蜂人的黑蜂蜜饶河县,是东北黑蜂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里的黑蜂蜜按照欧盟出口标准制定,就像高纯度的茅台一样珍贵原始森林植物滋养的黑蜂蜜天然带有淡淡的花香,区别于一般的椴树蜜。
黑蜂能飞行15公里,因此要远离人群,在深山老林里养殖但黑蜂不是每年都能产蜜,多数时候,三年一小收,五年一大收,有时收三年就绝产一年养蜂人的艰辛,卢小开看在眼里以前,森林里没水没电没网络,只能硬挺采摘时,也要风和日丽,一旦遇到风雨,蜂蜜可能就被刮掉或淋没了。
还得提防黑熊,它们常去蜂场偷蜜,养蜂人只能敲锅或者点炮吓唬销路越来越广后,卢小开开始向更多山间的邻居收购山货前两年,他开了一家山野菜工厂,吸收了当地100多人就业,其中八成是女性,是妈妈一辈的大姨们向外的连接带来了改变,山货的价格提高了,以前山野菜收购价格是两块 5 毛钱一斤,现在是15 块钱一斤。
一些大爷大妈拾起零碎的业余时间,上山蹓跶一圈,就能卖几十块钱挣个生活费目前,卢小开的工厂成了村里的定向收购点,一年收购额在 7000- 8000 万左右“没人来收购,不也是一堆废草吗?”以往,即使山货营养价值高,但因为地处偏远,乏人购买,价格被压得低。
卢小开记得,父亲为了把采摘的山野菜先卖出去,曾开着三轮车跑了一个小时,追着收购车跑
卢小开和回村的青年们卢小开的祖籍在河南商丘农村,父亲于上世纪70年代林区开发时来到东北边境如今,父亲常为卢小开自豪村里 90% 的林下产品,他和他的伙伴们都可以帮着从线上销售出去电商成了这里的支柱型产业,当从抖音上的一个个向外打开的窗口连接了销售端,逐渐就吸引了更多人来投资建厂,将山货送往更远的地方。
以往老百姓们寄快递,要先到县里,再经300公里转到市里,转到省里,又是800公里的路程。一到冬天落雪,行路艰难,物流成本奇高。但现在因为发货量大,物流价格下降,装满一车就可以直发哈尔滨。
卢小开在收购农货抖音也给了他一定的扶持和帮助尤其是有新的特产专场时,会有专人帮忙做解读,并倾斜流量扶持卢小开本人,也加入了抖音乡村计划的“乡村守护人”项目,参与“乡村守护人助农对接会”等一系列公益活动,对接到了更多优质资源。
疫情封控严重时,他们和上游企业的连接断了卢小开也犹豫过,冷库租好了,但能不能存下这么多货,如果卖不出去,可能就都砸手里了但老乡们问他收不收时,他仍然都收购了“不能让老百姓压在手里边,他们一年就靠这点玩意。
”卢小开说,很多老两口一年就靠卖山货赚点钱,他们年岁大了采不了太多,去收购时他甚至会多付一些费用
卢小开参加抖音乡村守护人活动时间长了,抖音上的粉丝们也和卢小开及他的村庄,都处成了朋友村庄遭了夏季大风天的那次,有粉丝在直播间催他上货,希望能出份力看着卢小开总在山林中受伤的模样,粉丝们也热心支招,比如随手分享防蚊躲树枝的妙计。
一半以上的粉丝都是关注了他 3 年以上的老粉丝,拿他当家人,当亲戚,总喊他来串门卢小开的妻子身体不好,一位天津的阿姨怕他们买药不方便,买了药寄到了东北边境一位粉丝说,自己住在城市的楼房里,楼上楼下的邻居都不认识,但对他视频里半个村庄的村民们却觉得亲近。
有同村的年轻人要结婚了,天南海北的网友留言,说要随 2 千进卢小开账上
卢小开在直播间,帮助老乡们销售农产品“我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勤勤恳恳的跑山人只是赶上了好时机,遇到了一个让农村人改变命运的平台”卢小开觉得不可思议,“想想还是特别的不真实”2021年,河南暴雨时,他捐了60吨大米和几万块钱,因为那是父亲的家乡。
他想多做些好事,来消化自己的这份好运受他资助的大学生给他写感谢信,他回复他们,要好好学习,多去外面看看,“不要走我的老路”——指的是自己早早弃学,在社会上摸爬滚打的时光现在,卢小开的生活忙碌又踏实拍视频,直播,收购,安排工厂的生意。
村里现在有100多个年轻人,有人也在拍摄短视频他把自己的经验和教训都传给了他们,“大家抱头取暖,才能走得更长远”未来,他打算多出门走走,帮更多“亲戚”们推广他们家乡滞销的农产品。
手机: 电话: EMAIL:68048562@qq.com
公司地址:广东省佛山市 网址:www.aadkj.com
Copyright © 铝浩建材厂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4042242号-4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