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姜晓丹 刘涛 吉祥9月22日,2023大湾区(广州)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发展推进大会在中新广州知识城召开本次大会以“创芯新时代·湾区新引擎”为主题,以大湾区半导体高峰对话为核心,以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齐聚探讨、共同献智,为助力广东加快打造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第三极献计献策。
会上宣布,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广州第三代半导体创新中心(下称“创新中心”)正式通线创新中心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学部主任郝跃领衔成立据介绍,项目建成后,将具备6-8英寸氮化镓晶圆生长、工艺制备、封测等全流程研发和技术服务能力。
“我们发现,区别于以往的芯片原料,氮化镓材质具有宽禁带、抗辐射、耐高温、耐高压、大功率等特性,其集成电路成果能够广泛应用于我国先进雷达、卫星通讯、LED、5G通信、快充电源等重要领域”郝跃谈到郝跃所在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第三代半导体团队,从一根电缆铺设、一块电路板焊接开始,成功打通了“设备-材料-器件-电路应用”的技术体系,成为我国氮化物宽禁带半导体前沿技术研究的核心基地。
2020年底,面对复杂国际局势和科技自立自强的重大历史机遇,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携手广州开发区共建了广州第三代半导体创新中心创新中心致力于打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架设三秦大地前沿成果落地大湾区产业化桥梁,探索复合型产业技术人才培养新模式。
“如今,随着产线的全线贯通,创新中心将推动第三代半导体前沿技术开发,并向大湾区以及国内提供合作代工、技术培训、成果转化以及产业孵化等服务”郝跃表示“为湾区发展注入‘芯’动能,我们将围绕湾区半导体产业、新能源汽车、5G通信等产业聚焦聚力,通过产研一体、协同创新、资源整合等抓手,切实把西电半导体领域的强大创新势能转化为湾区产业变轨升级的不竭动能。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张进成表示广东省作为我国信息产业的第一大省,拥有国内最大的半导体及集成电路应用市场同时,广东也存在创新能力不足、设计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制造环节短板明显、高校人才培养短缺等问题与挑战。
“为此,广东近年来重点培育发展半导体及集成电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科学精准实施‘广东强芯’工程,积极构建集成电路产业‘四梁八柱’,致力打造中国集成电路第三极做了诸多布局”广东省科学技术厅二级巡视员夏奇峰表示。
在此背景下,创新中心牢牢把握“高校是原始创新策源地,企业是科技创新主体”的题中之意,与企业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全链条的务实合作目前,创新中心已与4家湾区企业共建创新平台(其中包括2个千万级合作平台、1个国际合作平台),不断扩大校企资源互补、人才互动、成果互享的发展“朋友圈”。
“创新中心的顺利通线,填补了大湾区在第三代半导体领域中试平台的空白,将加速氮化镓晶圆研制的产业化”张进成副校长说作为国家首批示范性微电子学院建设单位、首批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拥有宽禁带半导体器件与集成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宽禁带半导体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等重要科研载体。
“依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科研团队和教育理念,创新中心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理念,致力于培育一批逐梦湾区的卓越工程师、产出一批颠覆性的科技创新成果、汇聚一批敢为人先的‘大国工匠’”郝跃表示。
三年来,工程研究中心组建了包括院士、杰青、长江、优青在内的40余人的高水平研发团队,申请千万级项目3项、专利44项,发表高水平期刊论文和学术会议报告53篇,培养的硕博士各类竞赛获奖189人次,其中国际级1项,国家级22项。
落地建设以来,创新中心积极探索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有序融通的发展范式,通过产教融合、产研结合、校地聚合的机制重塑,优化了湾区半导体产业资源要素、创新要素、人才要素、市场要素配置目前,创新中心已与130余家企业院所共建了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集聚区。
“经常会有投资机构找到我们,开展技术咨询工作大湾区拥有各类投资平台和丰富的产业资本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市场对于科研项目的孵化热情”西电广州研究院党委书记刘丰雷说当前,广东省拥有广汽、华为、大疆、格力等第三代半导体产品应用的重要客户。
创新中心所在的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则是广州实体经济主战场、科技创新主引擎、改革开放主阵地利用丰富的应用场景和深厚的产业基础,创新中心正在多方要素的加持下驶入发展“快车道”。
手机: 电话: EMAIL:68048562@qq.com
公司地址:广东省佛山市 网址:www.aadkj.com
Copyright © 铝浩建材厂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4042242号-4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