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铝浩建材厂官网!
铝单板百科list center

全国服务热线

佛山铝单板设计培训班(粟裕参观诺曼底登陆遗址时提了什么问题)粟裕参观诺曼底登陆场,

作者:www.aadkj.com 发布时间:23-05-21 点击:20

很少有人知道,粟裕大将不仅在战场上百战百胜,他在军事理论和军事科研领域也同样很有建树新中国成立后,粟裕坚持以带病之躯研究未来战争与现代化国防,呕心沥血,为创新军事科研作出了独特的贡献,留下了大量宝贵的理论遗产。

粟裕1958年10月,粟裕卸任总参谋长,来到军事科学院担任副院长从此以后,粟裕一直在军事科学院工作了22年,直到1980年夏天退居二线上世纪60年代时,林彪在主持军委日常工作期间,鼓吹毛泽东讲话“一句顶一万句”,把在军事学术研究上要以毛泽东军事思想为指导的原则,歪曲成只能照搬照套,极大地阻碍了军事学术思想的发展。

粟裕对此不以为然,他说了这么一番话: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我国大军事家孙子就说过“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我们真正把军事学术思想活跃起来,从实际情况出发,按照唯物辩证法办事……1965年初,军事科学院的另一位副院长宋时轮在代表院常委作关于军事学术思想整风的总结时,严肃批评了靠抄书主要是抄毛泽东著作搞研究的作法,他说:“条令中引用主席著作中的精辟语言是应该的,但如果不顾实际情况,生搬硬套,照抄照引,即使摘引的都是很好的话,对其中的任何一段、任何一句都找不出错误,可是却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

宋时轮粟裕十分赞同宋时轮的观点,他在会后说:“时轮说出了大家的心里话,我也有同感!”要知道在当时的环境下,粟裕和宋时轮能够说出这些话,是需要巨大的勇气的在进行军事学术研究方面,粟裕十分提倡“亲自下水”,他经常外出调查,到过许多边防、海防和战略要地,进行现场勘察,深入部队了解情况,因而能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

1970年,粟裕曾前往西北边防考察,并对林彪亲自过问的“人造山”工程提出了质疑1970年,正是中苏关系最紧张的时期,面对强敌可能随时入侵的严峻形势,毛泽东作出过指示:在没有山的地方可以堆山此后林彪对堆山工程做了很多具体指示,并亲自过问进度。

粟裕到西北考察时,兰州军区已经堆了7座人造山,但整个堆山工程还未完成

粟裕赴西北、华北考察路线图粟裕经过调研,认为堆山工程并不合理:一是耗费巨大,堆一座山要用去500万个劳动日,要花费5000万元;二是实际用处不大,戈壁滩沙漠堆山是给敌人树靶子,是被动挨打兰州军区司令员皮定均也十分同意粟裕的看法,他说:“你堆起沙山,敌人也不硬攻,放上一两个师从远处包围,时间久了,吃饭、饮水断绝,就会不战自毙。

另外,现代化战争,你堆山等于树一个标靶给敌人打,现代化火炮,几分钟就可将其全部摧毁”正当粟裕和皮定均讨论得十分热烈时,旁边的人提醒他俩说:“堆山工程是中央定过调子、林副主席亲自过问的!”粟裕却严肃地说:“我作为一个老兵,要对国家安全负责,发现问题就要提出来。

这种人造山完全是形式主义,打仗时根本没有用!”

当时的人造山粟裕回到北京后,马上向中央反映了自己的观点,此后的5年里,他又6次上书中央,强调人造山不可取在粟裕的建议下,人造山工程最终在70年代中期停了下来粟裕不仅关心军事战略,对我军的武器装备、单兵战术,他的研究也很深。

粟裕的儿子粟戎生年少时,曾向他抱怨说:“咱们的枪不好,美国的卡宾枪又轻又灵活”粟裕听后严肃地说:“你就知道洋人的好!告诉你,咱们也有好枪——半自动步枪!”随后他又耐心地向儿子解释,要立足于以自己的武器消灭敌人。

在粟裕的影响下,粟戎生长大以后选择参军入伍,并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指挥员每次粟戎生休假回家,粟裕和他聊得最多的还是军事,他经常出问题考儿子:“如果你带领的一支部队被敌人包围了,你应该考虑什么问题?”“摩托化部队在公路上行军,被空中敌人炸坏许多汽车,公路堵死,影响了部队机动,怎么办?”。

粟裕和粟戎生(右)有一次,粟戎生和粟裕讨论当前部队装备的一种新型步枪,粟戎生觉得这种枪非常好,但粟裕却说:“这种枪目前还不太适合我们部队的情况,射速太高,弹药供应有困难,现在的后勤保障能力跟不上”粟戎生当时听了不以为然,但他回部队以后查了很多数据,才知道按这种枪的射速,一个战士带的子弹只能打2分钟,在实战时确实会出现问题。

粟戎生不由得对父亲的见解更加佩服,他也由此明白了具体问题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还有一次,粟裕看到一张有几个战士拿着各种爆破器材围着打一辆坦克的画,便对粟戎生说:“这个打法不行”粟戎生解释说:“这是宣传,是渲染气氛。

粟戎生不料粟裕激动地说:“宣传怎么可以脱离实际?这不行,这给人家一个印象:打坦克就是挺着胸抱着炸药包,一群人往上冲,这要吃亏的!”随后粟裕又详细地向粟戎生询问了当前部队装备的各种反坦克武器的性能,训练时敌坦克和我军反坦克武器的数量对比,打坦克的战术手段,实兵演习暴露出来的不足等问题,最后他对粟戎生说了两句话:“打坦克一是要有好的武器装备;二是要讲究战术技术。

”70年代时,粟裕开始关注原子武器、核武器及电子、化学、激光等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他认为我军实际上已进入常规战争向高科技战争的过渡时期,他说过这么一番话:“未来战争我可能看不到了但我是一个革命几十年,打了一辈子仗的老兵,如果面对新的形势看不出问题,或者不敢把看出来的问题讲出来,一旦打起仗来,就会多死多少人,多付多少代价。

而我们这些老兵就会成为历史的罪人”

晚年的粟裕为了对未来战争进行研究和思考,从1977年8月开始,粟裕不顾年老体弱,先后来到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安徽、上海、江西、湖北、广东等地勘察地形、视察部队经过大量的调研和总结,1979年1月11日,粟裕在军事科学院高级系毕业班作了题为《对未来反侵略战争初期作战方法几个问题的探讨》报告,报告围绕未来反侵略战争初期作战,谈了6个方面的内容:。

1. 科学技术的发展并广泛应用于军事,必然促进作战方法的改变;2. 战争初期,首要的是抗住敌人的战略突袭;3. 运动战、阵地战、游击战三种作战形式要紧密结合运用,要有一些新的打法;4. 贯彻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原则,在现代条件下要有新的做法和要求;

5. 要把战场建设提到战略高度来对待;6. 活跃军事学术思想是发展我军战备战术的重要条件粟裕的这篇报告在国内外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正是有了他的建议和预判,在1980年的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中央军委决定将“积极防御,诱敌深入”战略方针改为“积极防御”战略方针,肯定了“诱敌深入”不再是指导未来反侵略战争全局的方针,也不是新时期我军“积极防御”战略方针必须的战略措施。

粟裕去世后,很多曾与他共事的军事科研人员在回忆往事时,都深情地说:“粟大将是深谙军事科研之道!”作者简介:帝哥,一位90后上班族,专职写作2年,已在各大自媒体平台发表多篇10万+的爆文如果你对自媒体、写作、赚钱感兴趣,想每个月都能靠下班时间做副业、兼职,可以搜索关注我的公众号。

“帝哥说史”,一起探讨一起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