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29 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 " 考古中国 " 重大项目进展工作会,通报了 4 项考古的最新进展,其中包括江苏常州的寺墩遗址工作会上,南京博物院副研究员于成龙介绍,寺墩遗址位于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是一处以新石器时代崧泽—良渚文化遗存为主体的中心聚落遗址,年代距今约 5500 — 4500 年。
△发掘区航拍5000 多年前,江苏人的生活环境长这样寺墩遗址以一椭圆形土墩为中心,周围分布十余处小型台地,外围有双重水系环绕,总面积约为 150 万平方米在 " 考古中国 " 重大项目的支持下,2019 年以来,南京博物院持续开展寺墩遗址考古工作,取得了重要成果。
△寺墩遗址位置目前,寺墩遗址崧泽文化遗存分布于墩北和墩东台地,面积约 1.5 万平方米已发现墓葬区、干栏式建筑、水井等遗存△崧泽文化 M88 俯视照△ M88 出土器物红、黄、黑三彩绘制,两组绞索状编织纹卷尾鸟形象 …… 这只精美的陶壶出土于位于墩东台地的水井内。
水井内一共出土了 6 件漆彩陶壶△内外双重水系到了良渚文化时期,寺墩遗址已形成以圆形土墩、周围台地和双重水系环绕的聚落形态土墩底部由青灰色 " 草包泥 " 堆筑而成,北坡发现一处砌石遗迹,可能做排水或护坡之用,墩顶发现多条红烧土基槽,表明曾有大型建筑;墩体北侧发现多处良渚文化建筑基址及灶、水井等生活遗迹。
文明程度已相当可观,出土罕见玉璜考古专家们在寺墩遗址发掘崧泽文化时期墓葬共 40 座,分布于墩北台地北部与西部,北部墓葬等级较高,随葬器物多在 30 件左右寺墩 3 号墓曾出土大量玉璧、玉琮,等级之高在良渚文化时期实属罕见,4 号墓出土的人面兽面组合纹玉琮还是南京博物院的十八件镇馆之宝之一。
△崧泽文化植物铺面和横木相对于良渚时期,崧泽时期玉器器型较少,种类有限,常见玉珠、玉管、玉玦等,玉璜在当时已是较大型的玉器不仅如此,这些墓葬还表现出明显的等级差异例如 88 号墓,随葬品共有 32 件,随葬品包括鼎、豆、杯、壶等陶器,还有一件玉璜,是本次发掘的墓葬中随葬品最多的;而墩北台地西南方的 8 座墓葬,随葬品均在 10 件以下,墓主相对贫穷。
这种分区埋葬,表明当时社会已出现明显的等级分化,这是进入文明社会的前提之一神秘纹饰表明,良渚文化和大汶口文化有交集上面是太阳,中间是月亮,下面是山这是山东大汶口文化典型的 " 日月山刻符 "△良渚文化砌石堆积。
在墩东台地南界的 G17 中,出土有 " 日月山 " 等刻符的大口缸残片,是长江下游良渚文化与海岱地区存在密切文化联系的证据大汶口文化以山东为中心,距今大约 6500 年到 4500 年之间这种刻划符号在长江以南的寺墩遗址被发现,说明良渚文化和大汶口文化虽远隔千里,但仍有密切交流。
于成龙表示,寺墩遗址自崧泽向良渚文化时期的文化形态、聚落布局的变迁,生动反映了太湖地区史前社会复杂化进程,为讨论长江下游区域文明发展模式提供了新视角现代快报 + 记者 胡玉梅 裴诗语 南京博物院供图(校对 李凯波 编辑 张宇)
查看原文
手机: 电话: EMAIL:68048562@qq.com
公司地址:广东省佛山市 网址:www.aadkj.com
Copyright © 铝浩建材厂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4042242号-4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