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林清清 通讯员 宋莉萍 张靓雯图/医院提供“感觉我又活了一次!‘重生’的感觉太好了!”5月22日,在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重症监护室(SICU),植入了一颗“人工心脏”的黎先生正在接受出院前最后一次中西医结合查房。
现在他的体内,跳动着一颗来自全国中医系统第一例植入手术的新一代磁悬浮“人工心脏”据悉,完成最后一次检查后,他将在5月23日出院
“扩心”至心衰,从“被放弃”中寻到生机来自广西的黎先生年仅44岁,在十几年前感冒后,就出现活动后气促,伴胸闷、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于当地医院就诊后,被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近三四个月来,他症状反复并明显加重。
“保守治疗吧!”当地医院曾告知黎先生,这种疾病难以治愈随着病程发展,黎先生的活动能力越来越差,只能长期卧床休养,甚至连在病房外的走廊里散步都成了奢望黎先生也曾寻求过心脏移植手术的机会,但一直器官配对无果。
黎先生多方咨询,慕名找到广东省中医院心血管大科副主任、心脏大血管外科学科带头人范小平,寻求最后一线希望“可以尝试人工心脏”范小平简短有力的回答,重新点燃了黎先生一家人对生命的渴望而此时,年纪不大的黎先生,左心室射血分数经过多次检查确认只有19%,连正常值的1/3都不到,心肌收缩能力非常弱,属于扩张型心肌病终末期心力衰竭,必须尽快手术治疗。
最新代“人工心”,2小时手术重启生命4月26日,范小平主任团队为黎先生进行了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术仅用2个小时,这颗人工心脏便顺利植入黎叔体内并开始运转生命“重启”了!据悉,此次范小平主任团队使用的最新一代左心辅助装置,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三代 “全磁悬浮人工心脏”,厚度26毫米,直径50毫米,重量仅180克。
该全磁悬浮装置没有实体的轴承,减轻了转子对血液成分的破坏,降低了术后出血和血栓并发症的发生率“‘人工心脏’可以为黎先生争取更长生存、更高生活质量我们术中对他的心脏瓣膜病变进行了修复,矫正其心脏畸形手术后,我们还用了中医药促进恢复。
”范小平主任说,“也许几年之后,摘除‘人工心’不是梦想”
手术前后,中医药大显身手“因为这个病,以前我先生咳嗽得厉害,整夜整夜地咳,我也跟着睡不了入院第一天,杨志敏副院长就来查房开了中药第二天晚上,我们就发现,他不怎么咳了!那晚我们睡得都很安稳”患者家属王女士回忆道,这让他们一家人觉得,这次真的有救了!。
“我们通过大量临床诊疗实践证明,中医药在救治急危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方面大有可为中医药在围手术期可以帮助患者快速康复,降低并发症出现概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杨志敏说
黎先生初入院时,由于长期心衰,身体状态还未能马上进行手术杨志敏带领着范小平团队,以及超声科主任孙鹏涛、麻醉科主任李向宇、胸心外科主任林冬群、陈静薇护士长、SICU副主任谭松涛、邬志雄护士长组成多学科专家团队,建立了中西医联合诊疗小组,每日查房、随访,对黎先生的病情进行详细评估,为其量身定制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
待黎先生的身体状态符合手术指征,范小平教授团队得以顺利为其进行“人工心脏”植入手术在术后治疗上,杨志敏教授带领治未病科团队,联合科室护理团队,根据患者术后体虚疼痛及胃肠功能失司的病情特点,为患者辨证进行中医经方和耳穴压豆、中药热奄包、皮内针、腕踝针等调理,并结合药膳调养,为黎先生提供全方位的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改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术后疼痛、心理焦虑等问题,帮助患者快速康复,很快渡过了术后感染这一难关。
经过中医药的积极干预和团队的不懈努力,黎先生术后胃肠功能紊乱得到了明显改善,术后疼痛以及心理焦虑等问题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术后4天,黎叔就可以进食,5天就可以下床行走,2周后就能自由活动目前患者术后各项指标良好,即将出院回家。
“我以前连完整的一句话都很难说完,一直在喘,只能一个字一个字说你看我现在能站在这里,像正常人一样说话、活动,真的太感谢医院专家们了!”黎先生眼里闪着泪花,动情地说(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责编 | 秦小杰举报/反馈
手机: 电话: EMAIL:68048562@qq.com
公司地址:广东省佛山市 网址:www.aadkj.com
Copyright © 铝浩建材厂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4042242号-4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