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小厨娘连锁餐饮的菜单上,有一道价格不贵,但菜名称却很别致——“让爱生根发芽”这个以花生芽为主材,辅以肉丁、红椒经过精心烹饪而成的一道创新菜,清脆爽口,还略有一丝甜甜的味道,广受食客们的欢迎服务员每每端上这道菜时,都会向客人讲解这道菜名的由来。
据说,餐饮经营者每销售出一份这道菜,就会向花生芽供应者——南京市鼓楼区建宁路街道建宁路残疾人之家捐出一元的爱心款
康复站一群特殊“种菜人”5月底的一天下午,记者推开位于南京市鼓楼区建宁路街道建宁路残疾人之家(佑康家园鼓楼康复站)的玻璃门,只见几个身穿白大褂、戴着口罩、一身防尘装束的男男女女正围站在一张长桌前,把塑料筐中长得“白胖胖”花生芽倒在桌上,按一定比例剪去根,然后整齐装在塑料袋里。
在里间,也有几个同样衣着打扮的人员埋头干活,将一粒粒发了芽的花生竖排在种植盘内,装满后,每个种植盘上面都放了一张写有姓名的纸条,然后送进恒温房间进行催化“一周左右,待其长到近40厘米时就开始出炉销售”一旁的工作人员介绍说。
特别的是,种植这些花生芽的是在该站进行正常康复训练的精神残障人员
花生芽外形酷似豆芽,珠圆玉润,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居蔬菜之首每天上午九点,小厨娘的采购人员就来到站点验收花生芽的生产采摘情况,然后就装车拉走据介绍,这个站点是南京下岗女工项宗平于2017年退休后投资七八十万元创办的社区精神康复民非组织,目前登记在册的有100多人,每天进站活动的人员约有40人,其中年龄最大的60岁,最小的16岁。
记者注意到,每每精神残障人员完成了一盘花生芽的摆放,大家都毫不吝啬鼓掌点赞“工疗是精神障碍患者职业康复训练的一种有效方式”站长项宗平介绍说,他们之前做了不少项目,最后选择了花生芽,因其技术含量不高,人人能做,有利于培养精神障碍人员专注力,加快他们融入社会。
“干这个活不是硬任务,能做多少做多少,总的原则是不能累着”项宗平说,精神障碍患者最怕累着,容易烦躁,产生不稳定情绪据了解,目前佑康站点能够从事花生芽工作的精神残障人员只有30人左右
两只有爱之手握到了一起项宗平告诉记者,康复站有3位老师,一名定期来的医生,一名跟班的护士,4名社工,还有一名厨师,至今仍处于亏损状态原本希望通过培育花生芽,一方面通过低度有限的劳动,对精神残障人员进行康复训练,提高他们融入社会的信心;一方面通过创收,贴补站点运行亏损缺口。
为了做到精打细算,项宗平对花生芽“吃干榨尽”,把未发芽和发芽不全的花生进行榨油,全部用于站点食堂和员工福利尽管如此,由于没有固定客户,销量少,无法形成效益,康复站呈仍处于负债运行正当项宗平一筹莫展、颇感无助之时,2020年在江苏省民政厅社会福利中心牵线搭桥下,佑康康复站与南京知名的小厨娘连锁餐饮公司结上了爱心帮扶关系。
自结对后,花生芽每天的供应量由原来一天三五十斤增加到现在200斤要知道,小厨娘在全国有100多家连锁餐饮门店,仅南京就有30多家,按一盘花生芽需耗用0.7斤测算,佑康康复站200斤花生芽还做不到300盘,南京的门店平均每家不到10盘,为此小厨娘承诺,敞开收购该站点的花生芽,有多少要多少。
携手小厨娘后,项宗平变忙了,也让花生芽的活可持续了在这里,凡参加花生芽的精神残障人员平均每月有五六百块,多则近千元的收入有的精神残障人员平生第一次拿到报酬时,欣喜若狂,给父母买礼物、买吃的,他们以此来孝敬父母,表达感恩,令父母泪流满面,喜极而泣。
“当他们情绪稳定时,跟正常人一样,也是有情感的”家长李金梅说,看到孩子一天天变好,慢慢地融入社会,自己也有了信心另一位家长汪玲指着自己花白的头发说,我们一天天老了,孩子一天天大了,将来他们怎么办,这是我们最放心不下的现实问题。
有爱与担当走到了一起,汇聚形成了爱心合力小厨娘餐饮公司工会主席王恒宁说,小厨娘餐饮一直倡导爱与感恩的企业文化,佑康家人们身残志坚,希望通过自身的自食其力来改变生活,改变家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令他们非常感动,小厨娘愿尽绵薄之力帮助这群有爱的人,也是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现在小厨娘不定期组织员工到康复站与精神残障人员开展互动活动,让他们感受爱与快乐同时也让爱的力量在员工中不断传递,感染更多的人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投身社会公益活动
爱心需要持续助力加速跑小厨娘餐饮怀揣爱心,坚守初心,用实际行动践行公司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和担当,这是值得肯定和褒扬的但从长远来看,维持像佑康康复站运行的,仅仅只有小厨娘一家参与是远远不够的,亟须建立一个持久的助力帮扶机制,这样对弱势群体的关爱才能不断线、爱心不断流。
关爱精神残障人员的生活,以及如何更快地融入社会,这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给予关心、关爱和持久帮扶当下,精神残障人员的康复站点都是政府以精神残障人员的人头数发放补助维持日常运转,但实际上,这点费用是不够的,必须还要有其他经费来源途径。
依靠社会赞助、爱心人士捐赠是一方面,但这个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站点要有能赚钱的项目,自己能养活自己,一来解决和保障站点的长期运行,二来通过工疗加快精神残障人员康复并融入社会这是有效解决站点长期运行的关键。
众人拾柴火焰高解决精神残障人员康复站点运行,需要有更多像小厨娘这样有爱心、有社会责任的企业关心、关爱,建立和形成长期的帮扶机制,积小善为大爱,让爱心持久地传递下去,让有残缺的躯体得到修复,让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友爱的阳光沐浴,这个世界才会变得更加美好、和谐。
正如一位精神残障人员家属所表达的心愿:有地方工作了,能挣到钱了,尽管自己走后也就没什么放心不下了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丁亚鹏文/图(来源:新华报业网)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
举报/反馈
手机: 电话: EMAIL:68048562@qq.com
公司地址:广东省佛山市 网址:www.aadkj.com
Copyright © 铝浩建材厂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4042242号-4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