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居室读书(十五)姜德明先生是报纸副刊的老前辈。同时,他还是散文家、现代文学史料研究专家、藏书家。他收藏的新文学书刊甚富,据内行说姜与唐弢在伯仲之间。
作者与姜德明先生(左)的合影我认识姜先生四十多年,得到过他不少赠书;给他主编的刊物写过文章;受他的邀请,曾与他一起合作编书前几年我去看望他,他感叹:“我都八十五了!”我们都感到时间过得太快!“时间都到哪里去了?”那次去探望,他还能下楼,在院门口迎接我;这几年,他连楼也下不来了。
每逢碰到他们单位的人,我就打听他的情况,但我不敢再去打扰他人老了,“安心是药更无方”就让一个耄耋之年的文化老人安静吧!有一年去王府井,我在报社旧址给姜先生打了个电话,我用脚尖点点地面,告诉他我正在报社的老大门口。
这里还没拆他在电话那头呵呵笑近年在手机上闲逛,读退休老人在网上的高论,我想起姜先生《相思一片》里的一篇作品,很想给老年朋友介绍。
四十多年前,姜先生单位的一个老收发员要退休了在欢送会前,同事集资给她买了一个“精致的黑色手提包”,还有一个缎面的相册,每人都在相册扉页签名,“好让文大姐一翻开相册便想起我们这些人,想起同他一起战斗了几十年的这个温暖的集体”。
在送别会上,文大姐的同事纷纷发言,有人还买了一朵大红花别在她胸前单位领导说:“刚才文大姐来开会的时候,我恰好走在她的后边她不先上楼,却像往常一样地又跑到收发室去,抱了咱们办公室的全部报纸和信件上来她不是已经正式退休了吗?不是完全可以不管这些了吗?可是,她还是一件件地送到了同志们的手上。
”有同事说:“我常到外边去开会,也常到外地出差文大姐把我的报纸、信件、材料、薪金都锁在她的小柜子里,清清楚楚,一件也不缺少”文大姐同事对她的感谢,都是一些小事、琐事;另一位的发言,就说他有一次出差,文大姐去邮局给他取回一个大包裹。
“文大姐发电影票,凡是好座位都给了别人,自己要最差的”,“困难时期,文大姐的粮食也不富裕,却送我粮票”单位给一位退休的收发员开欢送会,同事都念文大姐的好处,讲的都是小事,但无数个热心帮助他人的小事,塑造了一个普通人的形象。
送别会后,文大姐又习惯地抱起单位要送出的信件,她要用最后一次的工作完成人生道路上的转身工作单位为新来的人开欢迎会,为退休或调走的同志开欢送会,本来是我们的优良传统我认识的几位人民日报的名记者回忆,他们当年刚调入报社时,社长邓拓都要集体请吃一顿饭,饭馆总是萃华楼。
散落在民间的不少黑白老照片,就有“欢送某某同志荣调”的文字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在不少单位,这种传统断裂了网上有退休老人对原工作单位不满,问题就出在这里读姜先生记述的他的同事退休欢送会,我感受到了过去的集体生活的温暖。
《相思一片》是以记人为主的散文集当年出版后,姜先生送我一册,我读后写了一篇短小的读书记,发表在《文汇读书周报》刊登读书记的报纸,我剪存粘贴在书后,成为一份读书资料我曾发愿,凡是读过又写了书评、读书记的书,我都要把自己发表过的文章粘贴在书后:这本书我读过了,剪报为证。
谨以短文,悼念姜德明先生。卫建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编审,著有散文随笔集《寻找丹枫阁》《陈谷集》等。作者:卫建民编辑:周怡倩
手机: 电话: EMAIL:68048562@qq.com
公司地址:广东省佛山市 网址:www.aadkj.com
Copyright © 铝浩建材厂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4042242号-4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