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酒量到底遗不遗传,似乎没人做过研究,遗传学在酒量这个问题上似乎尚无定论我个人觉得是遗传的这些年见过不少有量的人,一问,基本上父亲祖父一辈都很能喝,至少有一二能镇场的人拿我们家来说,父亲和两个哥哥,都有一斤半以上的酒量。
姐姐差点,也能喝七八两,跟我旗鼓相当除一下,家庭人均酒量在一斤以上不算高,但也很不低家庭之间组队PK的话,我们家应该能在局部地区拿名次02常喝酒的人知道,多数人的酒量在半斤以下,强行灌溉也不是不可以,只是第二天会生病。
喝出人命的事情,不是没有,而是屡见不鲜不知道诸位后半夜去过急诊没有,我去过几次,总能碰到因喝多而被抬去洗胃的主——气息奄奄面色苍白急诊科医生对这类事情见惯不怪,一套流程按部就班迅速处理我还注意到一个细节,把喝病的人抬去医院的基本上没有家属,都是狐朋狗友,自己也歪歪扭扭的。
这充分说明,喝醉是很危险的事情,因为身边的人也醉了,能不能照顾并处理好眼前的事,很值得怀疑03但是人们还是要喝酒,不仅要去外边跟朋友喝,在家里自斟自饮的也大有人在我见过一些人,号称在家里滴酒不沾——除非有客人去,但我对他们的说法非常怀疑。
如果一个人只在社会上,在有朋友的局面上喝酒,独自从不渴酒,那只能说明他对酒无感,喝酒只是社交的手段,不得已而为之尤其在中国这个人情社会里,但凡涉及到领导和工作接触面的贵客,不喝酒不足以上台面,不喝多不足以表决心,不喝到最后不足以显能力。
如果有什么难以启齿的事情,端起大杯一口闷掉,啥也不说了,不说也表达得很清楚这大概也是潜规则有一类人,见到领导或比自己混得好的人,拼命喝;遇到境遇稍差的人就摆架子我很讨厌这类人,除了势利这个不好的因素,还因为他们不懂酒趣,因此我猜想他们也不懂人生的真趣,只是瞎活着而已。
04我自己常常在家里独饮夜深人静的时候,弄一盘花生米,倒几两高度白酒,浅斟慢酌,细细思量,随着酒的作用,一切似乎都变得轻盈了,生活的面貌也更加绚烂多彩,整个人被莫名其妙的快乐包围起来,精神获得了解脱,无拘无束。
广告可御可甜 有颜有料 惩罚整蛊任你选 >>进入直播间与主播亲密互动×我们说一个人痴迷于某物,会形容他沉醉于什么,这说明沉醉的快乐是非常彻底的人应该活得快乐,而不是悲伤这是很简单的道理,喝酒的人都懂大约我这种对酒的态度影响了身边人,有时候吃饭见我没喝,太太竟然也会劝:今天这么多菜,不喝点?我一看还真是,不能浪费菜啊。
整点05我主要整白酒,高度的这大概与生活环境关系很大,山西人尤其上一辈人几乎没有喝啤酒的,从小耳濡目染,我们这代人也只对白酒情有独钟山西人把啤酒叫马尿,这充分说明抵制的情绪有多深可能热爱啤酒的人士不高兴,反驳说,你喝过精酿啤酒吗?那我们也会说那顶多是精酿马尿。
其实真正的好酒之徒不可能爱喝啤酒,量稍微大一些的人,如果想迅速进入「晕」的状态,喝啤酒非常耽误事,非高度白酒不可。
啤酒喝半天不仅不上头,还往下走,得上厕所,极其麻烦至于红酒,好不好喝先不说,光那套开瓶,醒酒,倒酒,碰杯的仪式,就让人受不了我们哪有那么大耐心啊,而且红酒丰富的层次感,需要在舌尖上细细品味才能说出一二这就不是喝酒了,是喝思想与表达能力,我喝不惯。
而且年岁渐长,肠胃经常闹意见,不能喝凉的,随身携带保温杯已经十来年了如若不在酷热难耐的日子里,无论啤酒还是红酒,只要开怀畅饮,胃马上不舒服冰镇酒,已经与我绝缘了也有人说,可以把啤酒和红酒热一热喝,就像黄酒那样。
我想了想,还是算了好不好喝不说,这要传出去,也不太好听我虽然不喜欢啤酒红酒,但是对它们仍然很尊重06如同读书人喜欢藏书一样,好酒之人也热衷藏酒我见过一些藏酒的人,地窖里的各种酒一辈子都喝不完,即便如此,遇到不同种类仍要添置。
这其实是收集癖虽然不一定都要喝,但一定要据为己有,如此心里才踏实我没这么大瘾,见了酒非得收藏,但若干年下来零零总总也摆了整整一面墙心情不好的时候,站在那儿面墙思忖,忽然开悟:有什么大不了的,实在不行开一瓶。
07最近这几年,由于健康原因,医生对我开的药方是:戒酒我想过,如果真戒了,胃应该能好可是那样做的代价很大,生活会变得枯涩无味,长此以往,郁郁寡欢,保不齐别的部位出什么问题思前想后,我做了如下决定:可以适当少饮酒,戒酒就算了。
俗话说的好,小饮怡情
手机: 电话: EMAIL:68048562@qq.com
公司地址:广东省佛山市 网址:www.aadkj.com
Copyright © 铝浩建材厂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4042242号-4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