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铝浩建材厂官网!
铝单板百科list center

全国服务热线

佛山铝单板厂家批发价格(17年澳网男单冠军)17澳网男单决赛决胜盘,

作者:www.aadkj.com 发布时间:23-07-02 点击:13

海报 - 队长-After Hours是由Envy, Mono和Downy主办的音乐节,它的核心理念是,“对抗一切摧毁艺术的事物”After Hours只有一个理念:为不愿迎合权威、不愿妥协艺术视野的艺术家们创造空间,让他们聚集起来,对抗一切摧毁艺术的事物。

多数艺术家都曾拥有过这样单纯的愿景,但老旧传统艺术和音乐产业所形成的僵化体制让艺术家的这一愿景日益磨损颓败从本质上讲,艺术世界天然与哲学和意识形态有着深厚的渊源在艺术领域中,每个人都可以平等地分享情感和同理心,同时不失感官的愉悦;在艺术领域中,人们还可以紧密连接,改变彼此的世界观,成为推动世界前进的力量。

过去,优秀的艺术一直触动大众并塑造着世界艺术帮助我们表达不可言说的事物,它扮演着举重若轻的角色

►AFTER HOURS介绍音乐不仅仅是一个声音感觉,它还能带来鼓舞和慰藉我们相信音乐能成为重新确定你自身存在意义的力量,给你活着的勇气,而不仅仅是娱乐我们意识到我们所生活的国家——日本,越来越把艺术和音乐消费仅当做娱乐。

在多年周游世界的旅途中,我们了解到艺术和音乐在社会中扮演着强有力的角色,这一点没有国界区别然而,日本却高度重视物质成果,忽略了社会和人给予彼此的长期影响艺术表达最重要的不是外在,而是深藏于无意识之中的力量。

我们相信,那才是音乐真正的价值秉持着这样的理念,我们希望这个音乐节能汇聚拥有原创力和信念的真资格独立艺术家,也希望它能成为连接世界各地音乐迷的桥梁为了实现这一愿景,请助我们一臂之力Home : //www.afterhours.live。

►2018 AFTER HOURS IN SHANGHAI / VIDEO- OFFTHERULES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Lonely God音乐:惘闻 - 0.7

2012年读大学,疯狂坠入后摇这潭水,从海外知名到小众乐队;惘闻?什么?大跌眼界;中国乐队?一听,就是六年。

►惘闻 孤独这两个字拆开来看,有孩童,有瓜果,有走兽,有飞虫;足以撑起一个盛夏傍晚的港口,人情味十足,稚儿擎瓜柳棚下,细犬逐碟窄巷中人间繁华多笑语,惟我空余两鬓风孩童走兽飞虫自然热闹,可那都和你无关,这就叫。

孤独。►2017 AFTER 72 HOURS 惘闻纪录片里谢玉刚说:我希望能带给这些年轻人、听众, 给他们更多都想法和思考,而且通过我们都实际形容去影响一些人。

以下文章来自知乎作者 - 梦旅十方第一次看惘闻排练不是99年就是2000年,具体忘记了,是在金家街的一个废弃工厂的二层职工宿舍楼里,昏暗的白炽灯下,谢玉岗疯狂滴扫著吉他,当时的鼓手还是秦旭彤,他的经历十分传奇,那天贝斯手没来,我误以为这个乐队只有两个人,天花板上的白炽灯泡被喧闹的音乐震得电压不稳,忽明忽暗,说实在的,那时候最爱金属,对惘闻这种风格非常不感冒,又不知道他们在唱什麽,可以说就是无感吧,不过看了一个多小时之后回家路上的耳鸣是实实在在的有感。

►惘闻 2001年时候,我组了自己的第一个原创乐队,玩的风格是大混搭,至今都没法定位,那时候惘闻已经是地下小有名气的乐队了,谢玉岗也不再疯狂嘶吼,歌也变得旋律清晰了起来,惘闻2002年

小样首发式邀请了我们乐队一起玩,虽然我们两个乐队风格很不搭,但那时候有成型的原创作品的就那么几个乐队,一隻手就数得过来,就一起凑个热闹吧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

最后旅程音乐:惘闻 - 八匹马

惘闻那会儿开始玩氛围了,大夏天让人犯困,对我而言近乎催眠的作用,我听著听著就趴在演出场地的桌子上睡著了,等惘闻演完了我们主唱叫醒我,该上台了,我记得我脸旁的口水已经顺著桌子往下滴了很久对了那场演出,是耿鑫打鼓。

年底的时候,我加入了跟惘闻同期组队的另一支本地知名乐队,整个演出市场一直很消停,包括韩日世界杯让大家更没心思去看地下乐队演出,到了2003年初,惘闻首张正式专辑 由石家庄So Rock录製发行,惘闻大换血,旗帜乐队鼓手周连江加盟(我曾经偷偷崇拜过他在旗帜之前的那个乐队)、我的MIDI引路人张岩峰加盟(他让惘闻的音乐有了很多正统和严谨的手法)、耿鑫回到吉他手的本行(亲眼见过他玩放克布鲁斯绝对牛逼但从未用在惘闻的音乐里),在那次演出中,惘闻演了一首我至今都很喜欢的曲子28天后,很遗憾这首曲子并没有收录在任何唱片中,惘闻在公开场合貌似也就演过两次,他们自己或许都不记得这首曲子了吧,当时在一个音像店打工,让老板进了半箱惘闻的专辑,其中有十来张拆封让他们签名,谢玉岗握著我的手连声说哥们,仗义!

►惘闻 同年4月5日,我加入的那支乐队,刚刚发行第一张小样CD,首发式邀请惘闻一起,于是我们这次演出刷新了本地摇滚乐队演出的观众人数新高,我记得事后统计的是275人,对于平时的演出仅有五十人左右观看,275这个数字代表了什麽,我们都清楚并为之振奋,2003年是一个不寻常的年份,在这一年我身边发生了太多的事,我给好几个不同风格的乐队帮忙,我的第一个乐队却解散了,但我不死心,又组了一支乐队,可惜直到这个乐队也散了都饱受人员不整之痛,而惘闻的五人阵容,竟然从03年一直保持到现在。

整个2004年我都在跟乐队排练新歌,工作也都辞了,没有收入,干熬,拼了,11月18日的首发式叫了五个风格各异的乐队一起上,他们都是昙花一现,基本上就演出超不过三次就没了,儘管如此还是非常火爆,虽然没能破人数记录,大家看得还是很爽,这次演出没有惘闻参加,惘闻弄了一个叫Rock Action的演出场地,名字取自著名后摇乐队Mogwai,这个地方平时对外出租当排练室,还接待过许多来演出的外地乐队和外国乐队,一时间去RA看演出成了摇迷们每週的固定节目,摇滚乐市场仿佛要一片大好,自从发了小样唱片之后,我们乐队就开始懈怠,演出频繁却总是小样里那几首老歌,我是很不能容忍每次演出没有新歌可演,而惘闻,却是每场演出都会有新作品,还加上了VJ,视听极具迷幻效果(可惜我木有飞叶子滴习惯,不能体会到更多),在这种对比之下,我就更是天天恨铁不成钢,已经到了不喷就不舒服的地步了,其实就是羡慕嫉妒恨,但在当时我意识不到。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近景音乐:惘闻 - L&R

此时我跟惘闻的关系并不好,我自己的乐队玩金属,所以是横看成岭侧成峰,怎么看都特牛逼,而看惘闻,觉得要技术没技术,要痛快不痛快,跟催眠曲似的,哪叫摇滚?简直娘炮至极,而且演出的场地安排、调音、宣传、售票都太不专业了,明明可以做得更好,我已经大包大揽了好多份外之事,每件事都尽心尽力,你们为什麽就可以不著急不上火的(当时就这麽想的),于是在本地摇滚论坛上各种吐槽惘闻,大家都知道那个ID是我,我几乎是被群起而攻之了(我差不多当了三年的“论坛毒药”,这些被我发表过吐槽言论的论坛是喷一个黄一个),这个时候没人为我说话。

我也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很多小孩听了惘闻的音乐之后也组了自己的乐队,对谢玉岗更是崇拜之至,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表达过对惘闻的倾心,在我喷惘闻的时候,他们率先对我进行一波又一波反唇相讥,而我们乐队技术很好却没有这种影响力,几乎没有一支本地乐队是听了我们的歌之后才打算组建的。

到了2006年,我们乐队对我的容忍度也降到了零,经过某个外人从中作梗,我离开了乐队,虽有不捨但终归是卸下了重担,我把所有心思都用在了自己的乐队,自己做demo,自学MIDI製作,包揽所有乐器,在琴行哥们促成之下,给某国外知名乐队吉他手的演示会做暖场,演了一场高大上的演出,虽然只有三首排练得还很不完美的歌,好歹是演了,这会儿跟惘闻的对立已经到达了顶点,完全不能提他们,一提就得发飙,他们一提到我也是如此。

惘闻每年都出专辑的良好习惯一直到2008年,我一直都有偷偷关注他们,开始的目的很单纯,就是想鸡蛋裡挑骨头再过过嘴瘾,可是 和

这两张专辑让我居然无从下口,找不出什麽可以骂的理由,惘闻一直都有新的尝试,一直都有对质量的要求,只是跟我之前的理念完全不一样,突然之间仿佛不是那么讨厌他们了,也许真就是认知得越模糊,愤怒得越具体。

直到09年之后开始做OST,对音乐风格上的自我限制全面打开,再听惘闻,相比以前的感觉完全不同,想想自己以前那些言行,真的是太2B,这世界本来就不是非黑即白,何必要那么任性呢昨天,惘闻发行了他们的新专辑

,在这之前我就在网上看了逃离母宇宙的MV和谢玉岗的婚礼录像,看著熟悉的地方和熟悉的人,涌上一种莫名感动——他们还在做著自己喜欢的事而我之前加入的那个技术很好的金属乐队已经无限期停止活动,吉他手去了外地倒腾服装。

在我离队三年后,他们才拿出一张三分之一都是老歌新编的新专辑,就这个效率也实在令我汗颜,为什麽惘闻的五人阵容能坚持十一年没换人?为什麽惘闻每週都能排练三四次?为什么惘闻每次新专辑都有惊喜?为什麽惘闻每次演出都有新作?为什麽在那个文化沙漠里他们能甘之若饴?。

别问我,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惘闻确实称得上是,中国北方地区最好的后摇乐队,没有之一。这十五年变了很多事情,但有一些事情,没变。

-2017 AFTER 72 HOURS IN JAPAN 惘闻纪录片Please contact us for cooperationCopyright © 2015 - 2018 VISION SPEONE .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