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铝浩建材厂官网!
常见问题list center

全国服务热线

佛山铝单板木纹铝单板(齐一民的诗)

作者:www.aadkj.com 发布时间:23-05-08 点击:26

原标题:齐一民《日本二次会》(51)出国和看游行(51)出国和看游行

《研究还是被研究:日本二次会》,齐一民/著,北京燕山出版社2019年5月第1版8 年没出国了,出国特想看到国内不大常见的事物,游行呢,就是其中之一因此,本人昨天走了十几公里,还是顺着那条浅野川,去看金泽大学学生发动的“反米游行”,“米”是日语,指的是“美国”。

这些日子里日本最大的政治事件,就是要求美军从冲绳撤除“普天间”基地的全国运动,金大的游行,也是针对这次事件的我原以为中央公园里会有上周跳“春之舞”那么热烈,我甚至预想从老远,就能听到沸腾喧天的口号,但走到中央公园的外围时,一瞅,咋还是空的?咋没人?莫非本人看错时间了?我的表才快20 分钟呀!走到公园的尽头,才看到十几个学生围了一个小圈,“过家家”似的在喊着口号,发着传单,他们的外围没有一个群众。

他们喊的大意是,叫日本的学生和劳动者联合起来,一起反对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和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政权过一会儿又来了几个人,并不是声援的学生,而是警察不过警察不是来抓他们的,而是帮助维持秩序这些游行学生先用喇叭宣读反美宣言,然后,他们就在几个警察的开道和尾随下到繁华的片町继续去喊口号和发传单。

自始至终都是孤零零的那十几个热血学生在游行示威,这迥然不同于2003 年我在巴黎的协和广场观看的几万人浩浩荡荡的反美游行,那次是美国人第二次攻打伊拉克,那时萨达姆还活着哩,而打完后不久,他就被吊死了彼时我还在国贸开着公司做着老板,有人找我谈买卖问你们老板咋不见了,伙计们骄傲地说:“他到法国参加反战游行去了!”巴黎人对游行的热衷要比日本人高昂,不过是就事论事,法国人他们不只是游行,他们简直是在借游行狂欢!连一只小狗,也被披上了一件印着“Bush”(布什)字样的外套,意思是说布什你是小狗,我牵着你走。

明年我们去平壤,要是也能赶上一次游行,就不会算白去一趟说到这,我十分回味北京街头的游行,比如说1976 年庆祝“四人帮”倒台的游行,还有早先庆祝《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的出版等,一串串关于北京游行的回忆,竟然已是轻烟一样的“旧事”了。

其实有些游行 “派对”一样的狂欢,游行的意愿是让所有人都参与,上街呀,喊口号呀,蹦蹦跳跳呀,得意忘形呀,当然,这不是指那些已经危及到生存的——非游就“不行”的“行”——比如日本人快打进北京城之前的爱国游行,而其他的喜庆的或恶作剧的,是可以有一些的。

游行是一种社会情绪集体释放的需要,毕竟社会是一个有情绪有着七情六欲的——人的集合眼下大家都忙于挣钱,挣钱的过程是压抑的,尤其是没挣到钱的或被别人挣走了钱的,偶尔大闹一场,偶尔放肆一下,偶尔快活,偶尔几万人、几十万人、几百万人在大马路上打破赔赚、高低界限的大碰头、大团圆、大面对面的聚上那么一聚,喊上那么一喊,叫上那么一叫——不也是一种“和谐手段”?。

哦,想起来了,北京类似“派对”的游行,也有那么两次,一次是中国申奥成功,另一次,就是米卢带中国足球队出线的那个夜晚了吧不过细想也挺懊恼的,首先,中国再次申奥成功——可能要再过百年,是吾辈的“百年”之后,而中国男子足球再次出线世界杯,也不会那么容易。

想到此,近期没什么理由能在北京亲眼看到游行的本人,就不得不把干涩的眼光投到片町上渐渐远去的金泽大学孤零零游行着的那十几个日本学生无比单薄的背影上去了张老师的评语:游行是表达众生的一种述愿形式,小的如涓涓细流,大的如惊涛拍岸。

和小王的“宗教”探讨小王好!谢谢发来“宗教精神”我有一种想法,可能不十分妥当,假如我们的社会不需要宗教的慰藉了,莫非不也是一件幸事?世俗上有那么多人对宗教依赖,是因为我们的社会有病这是我在日本一个月来的感受,这里没有人之争斗,至少没那么激烈,所以宗教气氛远没有北京那么强烈。

随便说说,别打击“老师”的信仰小王的回信:齐先生,您好!您说的问题很好,在这儿跟您也表述下我本人的真实想法我觉得宗教之所以称为宗教,或者其他任何一个名词也无法取代,并不关乎它的名称与形式,关键在于的是“实质”;而对一个信仰者同样是不能以称谓或形式而定论,也关键在于人们自己生活中思想言行的实际表现。

一个某某教的信徒,如果只知嘴上念经拜神,以外在形式为主,而他实际上的言行举止远不如一个“外人”,我本人并不承认他就是个基督徒或者佛教徒之类等;反之,如果是一个外教人、无神论者,他本人的思想言行高尚得让人钦佩,我反而视他为“一个真正的信仰者”,是我应该学习效仿的楷模……“宗教”无论它有形还是无形,或以何种称谓称呼,它的真谛实质不外乎是“爱”,有些人把这个“爱”字在自己心中叫作基督、佛陀、安拉,或者称为良心、道德、宽容大度,等等。

中国的国情跟日本不同,这让我想起一个老师曾说过的:“一个真正重视文化的国家,那里的人民追求更多的会是精神上的,而现在中国人不太信精神上的东西,反倒更看重物质方面,缺少真爱……”我的回信:小王:其实我们说的是一回事。

你看我的博客就知道我在想些什么了日本人在物质上并不比我们富裕多少,但绝大多数人都是笑逐颜开的,让我十分诧异,政治上的自由是第一要因,因为社会的怨气有合理的释放渠道,其次,就是对传统文化宗教般的执着我现在写的这些随笔恐怕永远发表不了,但不妨是一种尝试,由于我实在想不出国人何时才能逃出折腾不定的命运,但有一点,宗教绝对不是 “解药”,其只能起镇痛作用,人如何安慰精神家园应该是人心之古和大自然的和谐。

还有,寄托于宗教和寄托于钱财和鸦片是一种性质(未完待续)返回搜狐,查看更多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