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为政》:子曰:君子不器《论语 公冶长》有一节孔子对于“器”的说明原文如下: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子贡有一天问孔子,说老师你看我学得差不多了吧?我能称之为君子了没?。
孔子怎么回答呢?汝器也换成现代的话说,你还算是个可造之才子贡啥人啊,聪明着呢,他马上就明白了孔子的言外之意,也就是说他还没有能够达到君子的标准不过他还不甘心,接着又问了一句:何器也?虽然我还没达到君子的标准,那到底我到什么程度、什么水平了呢?我这个才是个什么才呢?。
那孔子说:子贡你算是“瑚琏”之才。你虽然还不算君子(也就是不器),但是在非君子的所有的人里,你是最优秀的那类人啊!再努力努力,精进一下就能成为君子啦!
瑚琏那首先,什么是器?《四书集注》里为此做如下批注:“器者,各适其用而不能相通成德之士,体无不具,故用无不周,非特为一才一艺而已”这句话的关键点在于“不能相通”打个比方:一个画家,如果他只能画国画,却不能画素描,不能画油画,不能画丙烯画,不能画版画,不能画水粉,不能玩雕塑,不能玩摄影,那么他就是“不能相通”。
或者说,一个画家,如果他只能画花鸟,却不能画山水,不能画人物,不能画城市,不能画各种事物,那么他也就是“不能相通”了当然,这里只是用画家打比方实际上,孔子所说的“不器”的要求可比这样要高多了!器还有第二层意思。
器者,用也器是无所谓好坏褒贬的,而器之用却有正如刀可以用来切菜,亦可用来杀人有才无德往往比无才无德更恐怖,因为他拥有与德不匹配的才孔子将“君子”视为为人处世的典范有才之人的确可贵,但不足以成为君子所以,《四书集注》里后半句就说了要“成德之士”。
也就是《大学》里的“明明德”。从器的这两层意思我们可以了解到:1、君子之才是相通的;2、君子必须要是成德之士。
其实对于“器”的真正解释藏在《周易》里《周易·系辞》:“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也就是说,一个人能够摸到、体会到、感受到形而上的那个“道”了,就能够称之为君子了!当一个人还陷在各种法门、文字、理论、概念、技术等层面中时,那就是“器”!。
因为只有把各种法门、文字、理论、概念、技术等全部融会贯通并超越之,也就是上升到“道”的高度了不然就是“不能相通”换句话说,君子就是儒家的得道者的称呼!就像真人就是道家的得道者的称呼一样!最后,我用最简单的话来让大家理解这个“器”:。
“开悟”即“不器”;“未开悟”即“器”。
手机: 电话: EMAIL:68048562@qq.com
公司地址:广东省佛山市 网址:www.aadkj.com
Copyright © 铝浩建材厂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4042242号-4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