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铝浩建材厂官网!
常见问题list center

全国服务热线

唐山铝单板品牌厂家(参将和游击将军哪个厉害)参将和游击将军哪个好,

作者:www.aadkj.com 发布时间:23-09-01 点击:11

御史您好,能不能讲讲清朝绿营的参将游击都司守备到底是什么关系?是各管营还是一个营里面有这些职务?如果是各管一个营的话,为啥官职名称不一样?

这是前日一位读者在评论区留下的问题,御史当时就回复了,答应要专门写一篇关于这方面的文章的这几个问题提的还是很有水准的,相信有很多读者也有类似的疑问,那么借着这个机会,御史把清代绿营各级军官的分工详细说一说。

绿营将官的分类和营制绿营的建制基本上沿袭明制,以“省”为单位,可以理解为现在的省军区各省绿营兵均归总督、巡抚节制注意,总督管辖的单位不是省,而是比省略高的“区”,在设总督的省份,巡抚实际上没有节制绿营的权力。

全国有五个省的情况是比较特殊的,即不设总督的河南、山西、山东三省,例以巡抚兼提督,朝廷之所以赋予三省巡抚提督衔,目的就是为了加重巡抚事权,以其节制辖区内的绿营军队还有两个省则是安徽、江西,此二省也不设提督,以巡抚兼提督。

但是安徽、江西二省的情况和河南等三省又不同,因为安徽、江西属于两江总督管辖,所以此二省的绿营,既受总督节制也受巡抚节制

和平时期,总督、巡抚虽有节制绿营之权,但他们不能直接统率绿营兵,能直接调动的军队仅有督标、抚标绿营系统中,以提督为最高长官,下设总兵、副将、参将、游击、都司、守备、千总、把总、外委等以区域划分来看,提督总领一省军务,省之下设数个重点区域以总兵驻守,称为“镇”;各镇之下又分“协”,以副将统领;副将以下的参将、游击、都司、守备的驻军单位为“营”;千总、把总、外委的驻军单位为“汛”。

如此,绿营就形成了省、镇、营、汛四个不同的驻军单位至于前面提到的总督、巡抚直管的部队,以及提督、总兵直接指挥的部队,则称“标”,有督标、抚标、提标、镇标又,绿营兵也有隶属八旗驻防将军统领的,称为“军标”;隶属河道总督统领的称“河标”;隶属漕运总督统领的称“漕标”。

就以御史老家安徽省为例,安徽巡抚由于兼任提督,所以没有提督直接统领的提标,具体统辖抚标二营和负责省会守卫的安庆协,以及潜山二营安徽的绿营规模是全国各省中最小的,人数不到两万,全省只设二镇,即寿春镇、皖南镇。

寿春镇总兵统领镇标二营,兼辖六安等六营其中镇标设游击一人,右营设都司一人,两营中军设守备各一人,千总四人,把总九人,外委十四人六安营设参将一人,中军守备一人;颖州营设游击一人,左军、右军各设守备一人;龙山营设游击一人,左军、右军各设守备一人;泗州营、庐州营、亳州营各设都司一人。

六营共设千总六人,把总十四人,外委三十人

绿营各将官的岗位区分提督、总兵属于绿营系统中的大员,文献中通常将省级大员统称为“督抚提镇”,他们一般都驻扎在省内要冲之地,很少与督抚同城副将以下各官,情况就比较特殊了,他们或单独驻军守卫城防,或隶属督抚提镇各标。

正常情况下,只有将军、总督、漕运总督、河道总督的“军标”、“督标”才会以副将为最高长官,掌司关防;巡抚、提督的“抚标”、“提标”以参将为最高长官;“镇标”的最高长官为游击副将如果单独驻军,其军事单位称“协”,各掌其分地之军政,以整饬行伍,管理所属参将以下各员。

正常情况下,一个协的总兵力为三千人左右

前面提到,绿营各营最高长官为参将、游击、都司、守备按照大清官制,参将为正三品、游击为从三品、都司正四品、守备正五品可以看出,他们之间的品级差别还是很明显的,也是上下级关系参将至守备四级,同样也分直接隶属上级各标、协的,也有一部分是单独驻守地方的。

说到这里很多人就有点迷糊,正如开篇读者提到的,同样是营级单位,为何最高长官有的参将、游击,而有的却是都司、守备?其实也很好理解,说白了就是驻地的等级不同比如长城沿线有很多重要的关隘城堡,这些地方的营制等级就很高大致有11个之多,分别为:。

通州参将、山海关参将、石门寨参将、燕河营参将、台头营参将、太平寨参将、马兰峪参将、墙子岭参将、古北口参将、石塘岭参将、喜峰口参将内地各省所属的营中,同样也有高等级的营制,以参将为最高长官,如山东兖州镇下属的泰安营、台庄营、济南城守营等,都属于参将级别。

而位置略次但也比较重要的地方,则设游击,还以山东兖州镇为例,其下的武定营只设游击,而地理位置更次的安东营、沙沟营则只设都司至于守备级别的营,既是数量最多的也是地理位置最不险要的,而且很多县级城市的驻军单位一般也是守备,人数也少得可伶,只有一二百人左右。

清代营级单位,其兵力人数也是不统一的,要根据最高长官的级别而定。晚清时期的湘军、淮军营制则比较固定,一般是500人左右。

关于清代绿营的相关内容,暂时只写这么多,如果有什么疑问或是意见,可以私信或评论区留言,如有新颖的话题,御史将再次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