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大国工匠篇”原标题:九万公里巡护路:守好雪域高原的生态“绿”位于青海省的三江源国家公园,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大江大河滋养中华文明,“中华水塔”润泽华夏大地“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玛多,藏语意为“黄河源头”,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正是万里黄河流经的第一县作为玛多县黄河乡生态保护管理站的负责人,加羊多杰带领879名生态管护员,通过“宣、巡、护”,在这片广袤大地上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
缓解草畜矛盾草原“减负”宣传进乡村2016年,在看到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即将启动的消息后,32岁的加羊多杰离开了工作多年的教师队伍,自愿申请成为黄河乡的生态管护员“国家对生态这么重视,我也想参与其中,把生态保护工作做好。
”加羊多杰表示,这既是他作为果洛人对故土的情怀,也是他的使命所在黄河乡生存条件艰苦,平均海拔4500米,年均气温-4℃由于当时设备落后,加羊多杰只能靠烧炭炉取暖要将生态保护落到实处,就要亲自去走、去看、去记录。
加羊多杰将白玛纳村选为开展工作的第一站,为摸清生态情况,他每天早出晚归,渴了就喝点冰水,饿了就垫一点糌粑,等走遍了白玛纳村11万多公顷面积的草原、山地,人也累得脱了层皮
加羊多杰正在查看野生动物踪迹人民网 高清扬摄黄河乡共7个村,900余户村民,多数以畜牧业为生如何让牧民意识到“过度放牧”的危害是个难题对此,加羊多杰决定“双管齐下”,在向村干部讲述生态保护内涵的同时,向老乡积极传达国家政策。
“虽然畜养的牛羊数减少了,但政府联络的公司会以高价收购牛羊,牧民能够赚取稳定收入”多次登门的宣传讲解,让村干部逐渐了解了草畜平衡的重要性在群众大会上,村书记号召村民控制放牧数量,并带头捐出自家200多头牛,取得了良好的动员效果。
越来越多的牧民从草原的利用者变成了保护者探索科学管理稳岗就业吃上“生态饭”在试点建立期间,三江源国家公园探索建立“一户一岗”生态管护公益岗位,帮助村民在家门口脱贫、就业接到通知后,加羊多杰迅速展开工作,鼓励黄河乡村民积极报名。
“生态管护员管护的是自家附近的草场,村民只需要在放牧的同时进行巡护巡查、清理垃圾、维护草原健康,每月就可以获得1800元的稳定收入”现在,黄河乡共有879名牧民被赋予了“生态管护员”的新身份“生态管护员的队伍壮大了,感觉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加羊多杰说,黄河乡村落之间距离远,工作落实难,管理这支队伍是一项“大工程”因此,他按地区将管护员分成68个小组,通过组织召开村级会议、发群聊消息、使用对讲机等方式安排具体工作,并设定绩效评估和考核标准。
目前,三江源国家公园共有生态管护公益岗位17211个。牧民群众成为了园内重要的基层管护力量,担负着巡护、监测等工作,生态惠民、生态为民、生态利民的内涵不断拓展延伸。
生态管护员正在巡护加羊多杰供图守护高原生灵共筑和谐生态环境“你看,在草原上散步觅食的那一群是藏野驴,路边这些洞穴是鼠兔的窝,在天边盘旋的是斑头雁……”走进生态巡护区域,加羊多杰如数家珍般地介绍着黄河乡境内的野生动物。
在生态保护工作的第一线,以加羊多杰为首的生态管护员们共同守护着野生动物种群
加羊多杰(左一)正在救助被困野狼加羊多杰供图2019年11月,加羊多杰在和2名同事一起巡护时,远远看见结了冰的湖面上有一抹黑影因为冰面断裂,一匹狼被困在了湖中心回忆起这段经历,加羊多杰仍然很紧张,“当时的气温是零下十几度,我们可用的工具只有绳子,如果不能在天黑前完成救援,狼就会被冻死。
”时间紧迫,加羊多杰踩着冰面一步步向湖心靠近,试图用绳子套住狼实施救援然而才走几步,冰面便塌陷了因为在水中动作幅度受限,他在冰窟窿里待了近50分钟才将狼救出“当时顾不上那么多,上岸后我才觉得冷、觉得后怕。
”加羊多杰笑容朴实:“所幸狼的状态不错,我们就将它放生了”为黑颈鹤、大鵟等野外种群繁衍发展助力,也是生态巡护的重点之一黑颈鹤是高原生态环境变化的指示物种,因其喜欢在河湖上搭巢栖息繁衍,巢和蛋常有被淹没的风险,繁殖成功率较低。
为使“鹤丁兴旺”,加羊多杰带领生态巡护员用青干草为鹤巢垫高约80厘米,并使用木材、铁丝加固“新巢筑好后,黑颈鹤通常会观察5天,确保环境安全再‘入住’所以我们将它的旧窝移进去,保留熟悉气味,2天后黑颈鹤就会搬进新家。
生态管护员正在为黑颈鹤搭巢加羊多杰供图湖水冰冷刺骨,涉水搭建一个鹤巢要40多分钟,但效果显著“我们生态管护站为黑颈鹤搭建了至少118处新家去年统计的数据显示,黄河乡境内黑颈鹤的数量从121只增加到了293只,繁殖率也从20%提高到了90%左右。
”加羊多杰骄傲地说为迁徙时翅膀受伤的黑颈鹤打针消炎、帮受到攻击的白唇鹿治伤、吓跑围攻藏野羚的狼群……在黄河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逐渐成为现实“要像对待家人一样对待自然”从事生态保护工作7年,巡护总里程达9万余公里,加羊多杰见证了黄河乡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他的生态理念已经在这片土地上深深扎根。
守好“中华水塔”,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就是他为大自然献上的答卷来源:人民网举报/反馈
手机: 电话: EMAIL:68048562@qq.com
公司地址:广东省佛山市 网址:www.aadkj.com
Copyright © 铝浩建材厂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4042242号-4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