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铝浩建材厂官网!
常见问题list center

全国服务热线

象山古村游(象山古镇古村落古建筑群)

作者:www.aadkj.com 发布时间:23-09-05 点击:20

原标题:象山一古寺发现清朝古碑!

墙头镇雷港村位于大雷山下,村口有一新修的寺庙,庄严肃穆一条从大雷山蜿蜒而来的小溪从寺庙前流过传说,过去这里曾经有座叫洞桥庵的寺庙因为寺前的小溪上有两座古老的圆洞桥从顺治十一年,到宣统二年,这里僧侣众多,香客如云,十分兴旺。

民国象山县志记载:净土庵,俗名童桥庵,在山根,县西十五里顺治十一年(1654)建,咸丰元年(1851)重修宣统二年(1910)年,立碑记

净土寺住持真觉告诉笔者,这块石碑还在,就在寺庙的前面在他的带领下,我看到了横放在地上的石碑,由于时代久远,已经字迹不清,仔细辨认,碑的正面写着:净圡庵,夫庵寺之盛衰無定,香火之興替靡常而,或盛或衰或兴或替,恒视主持之賢否,此固不特本庵也,不然本庵建自明季,名曰净圡,迄今已有四百餘年……。

净土寺住持真觉和尚今年40岁,和蔼可亲据他介绍,他十四岁就来到了象山,2005年住持净土寺,2007年,他募资重建大雄宝殿、下沉式斋堂大殿为重檐歇山顶,高脊栋两山鸱吻,脊中置日月宝镜,堆塑“佛光普照”4字。

东、西厢房分设僧寮及香客房,二楼中间连廊相通2022年,真觉和尚对净土寺进行重修,增设山门、天王殿、钟楼、鼓楼等真觉和尚邀请笔者等人前往茶室饮茶茶室在净土寺大雄宝殿的东侧平台上,是一座木结构的仿古楼阁,仅仅几平方,恰好能坐四人,这个独立狭小的茶室。

室内陈设自然、简朴,使人能感受到宁静、肃穆的气氛真觉和尚认为饮茶过程当中应该清净、恬淡,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来达到一种陶冶情操、去除杂念的目的,饮茶不仅是一种生活休闲方式,更是一种参禅的方式

真觉和尚推测,净土寺最早应该是村子里的家庙,所以名声并不大,县志记载也寥寥几句这是我想到了附近不远处的智门禅寺,智门禅寺名僧迭出,史料中记载,寺内原有黄庭坚手书的苏东坡《赤壁赋》石碑明代嘉靖年间于弈正在《天下金石志》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智门寺《赤壁赋》,黄庭坚书。

”民国象山县志,接下作按语说:“山谷(黄庭坚号)所书,即苏文忠(苏东坡字)《前后赤壁赋》,此正象山一宋碑也象山旧志失之”苏东坡当时是天下文人一代宗师,智门寺《赤壁赋》石碑于是也多了些许神秘的色彩,它从何而来,又如何失去,如今都成了岁月雾霾,了无痕迹了。

后人推测,智门寺黄庭坚所书的苏东坡《赤壁赋》大多是在元佑奸党时被清除了稀世珍宝由此烟飞灰灭,这不由我深深地扼腕叹息

真觉和尚拿出好茶招待我们,小小的茶室,茶香飘逸,净土寺虽在村口,却因有山坡遮掩,加之村庄居住的大多是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因此环境幽静,正是喝茶的好去处我想起了“从来佳茗似佳人”,苏轼这一诗句被誉为古往今来咏茶第一名句,“佳人”不仅是美人,还喻指君子贤良。

苏轼的一生,写下咏茶诗近百首,每每陶醉于湖光山色之中,经常漫步名山古刹,与许多高僧结为至交,饮茶论禅而此刻,同饮者兰心为美女画家,华清则为西庐茶场场主、制茶师,茶室清风徐徐,炉香静静,品一杯山泉煮的红茶,宁静闲适,自由无拘。

几千年来,中国古代为人处世的准则可以概括为一句名言,“达能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达时,轰轰烈烈,直面人生,施展抱负,行善天下;穷时,归隐山水,恬淡宁静,不问世事,洁性不污真觉和尚法号叫空健我仿佛看到一个人的清寂、独行、孤傲,有着茶的身影,他的话中充满禅机,不知是否就是“禅茶一味”?。

来源:山海万象客户端申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