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大生态观·爱鸟 | 从“人鸟争食”到“为鸟留食”、减少鸟撞,让人鸟和谐共处野生鸟类偷食农作物、误撞城市建筑……除了观测到新种类的鸟,近年来,“人鸟矛盾”也频频成为讨论热点“这几片稻田是留给鸟吃的。
”昆山天福国家湿地公园保护管理中心副主任刘宁说,“留给鸟吃”是天福湿地的惯例,每年的收割季节,都要保留封存二三十亩农田,为鸟类及其他动物提供食物生态管理的理念在发生改变,“为鸟留食”的案例越来越多盐城大丰区的建川湿地以前是淡水鱼养殖区,“退渔还湿”后,修复区内农作物生态种植,稻谷部分收割,保留一部分给鸟群觅食。
生态越来越好,鸟越来越多,近年苏州等地农户有了新烦恼,每到农作物采收季,鸟啄食损失越来越大,除了照料农作物,农户还要想办法减少飞鸟偷吃庄稼造成的损失苏州市湿地保护管理站站长冯育青说,按照野生动物保护法相关规定,非法捕猎20只以上野生鸟类就涉嫌违法,鸟在野外觅食,看到鱼塘里有鱼、农田里有食物,鸟就会聚集。
化解这类冲突,还要在管理上下功夫苏州本地农户应急办法是用稍微粗一些的网遮住,这样鸟不会被粘住,也钻不进去,只能尽量减少农户损失“还是要让人鸟和谐共处一旦鸟过量繁殖,到了冬天不少也会因食物缺乏死亡,自然界里,鸟不是独立的。
一个地方如果有人类,就会有鸟类跟人共同生活”冯育青认为,除了鸟吃庄稼的矛盾,人的活动方式肯定会影响鸟类,比如靠投食聚集的鸟类,对其自然平衡适得其反
而随着城市的扩张,不少现代化建筑和设施出现在候鸟迁徙路线上,给鸟类活动造成困难为确保候鸟安全越冬,盐城建起了一张野生动物收容救护网络,截至目前共建有3个市级野生动物救护点2022年以来,通过快速反应、精心治疗、适时放归等措施,持续开展野生动物救护专项行动,累计救护各类野生动物70多头只。
在建湖,国网建湖县供电公司护线爱鸟志愿者小队连续8年爱心接力,为辖区内铁塔上“鸟中国宝”东方白鹳的鸟巢建立台账,在巡查中多次排除鸟巢周边安全隐患,确保鸟类安全栖息和电力设施稳定“为补偿周边光电项目对鸟类栖息生境的影响,盐城市三圩盐场200公顷的生态修复项目,对项目区进行地形改造、植被恢复、鱼类及底栖动物恢复,恢复大量鸟类栖息地,工程结束后次年即观测到12只丹顶鹤栖息。
”盐城湿地遗产中心陈娟介绍玻璃是城市里的“鸟类隐形杀手”“玻璃是透明的,由于反光,玻璃上面会有植物的倒影,鸟以为里面是一棵树,就会撞过去,可能撞晕或撞死”冯育青解释2021年昆山杜克大学等三家机构共同发起了国内首次全国性的鸟撞调查,共有128名个人志愿者和33个志愿者团体参与了调研,结果显示迁徙鸟类比留鸟更容易受到鸟撞威胁,占到鸟撞比例的2/3。
同时,种群数量大的留鸟种类鸟撞次数也较高低矮的建筑物呈现较高的鸟撞风险项目团队在2021年秋季与2022年春季继续调查,发现玻璃覆盖面积越高的建筑发生的鸟撞频率越高,鸟撞更常发生在较低层的建筑如何减少鸟撞,昆山杜克大学的校园已经做出了改变。
昆山杜克大学的二期建筑设计通过减少大面积玻璃幕墙的使用、对大面积玻璃幕墙采取特殊处理、对连廊部分进行针对性设计来减少鸟撞发生概率对于已有的校园建筑,团队在鸟撞发生的重点区域张贴鸟类防撞贴纸昆山杜克大学学生宿舍的连廊在改造之前,共记录到了7次鸟撞事件,而在贴上防鸟撞贴纸之后,仅在2021年春季记录到了1次鸟撞现象发生。
人与鸟和谐共处,还需要观念更新令人瞩目的是,在盐城,教育部近日公布了2022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盐城师范学院湿地学院申报备案的“湿地保护与恢复”专业获得批准,成为江苏首个获批该专业的高校并于今年开始招生;在苏州,从2012年开始,把湿地公园建成自然学校,创建11所湿地自然学校。
5年间,全市湿地公园开展的自然教育活动从每年50余次增长到每年300多次,每年受益6万余人次,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湿地学校,了解鸟类及栖息地保护撰文 | 王静 许愿图片 | 丁蔚文出品 | 新华日报全媒体经济新闻部
主编 | 杭春燕 编辑 | 许愿声明 | 新华日报全媒体经济新闻部制作,转载请注明出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责任编辑:
手机: 电话: EMAIL:68048562@qq.com
公司地址:广东省佛山市 网址:www.aadkj.com
Copyright © 铝浩建材厂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4042242号-4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