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铝浩建材厂官网!
铝单板百科list center

全国服务热线

佛山铝单板幕墙设计(粮食从哪里来的图片)

作者:www.aadkj.com 发布时间:23-07-30 点击:21

“中国会出现粮食危机吗?”2020年无疑是饱受灾害侵扰的一年近日,从网络整治大胃王吃播开始,节约粮食成为时下焦点不少人开始怀疑,这是中国即将出现粮食危机的信号我们的粮食,真的会“一夜回到解放前”吗?01 我们的粮食都从哪里来?

中国的耕地资源算不上丰富,如今20亿亩的总量也是在死守耕地红线后才得以保住这些土地产出的水稻、小麦等谷类,使国内的稻谷自给率达到了98%,足以供养一方人我国人口占世界的近20%,粮食产量约占25%民以食为天,中国人依靠自己的力量盛满了饭碗。

历史上,各种灾害频繁发生,饥饿的威胁如影随形自南宋始,南方越来越多的土地被开垦为耕地,成为了主要的粮食生产区到了明清时期,从“苏湖熟,天下足”到“湖广熟,天下足”,这片土地,成为了“天下粮仓”的代名词“南粮北调”成为满足北方粮食供应的一大途径。

旧时,京杭大运河上满载着粮食的船只络绎不绝,从江南鱼米之乡向着目的地京师北上通过这种漕运方式运输的粮食,也被称为“漕粮”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这个年轻国家的粮食安全,北方开始注重粮食自给的能力农田水利设施不断完善,农药化肥投入增加,逐步向农业机械化演变得益于此,北方地区的粮食单产水平由1949年的51.5公斤/亩,提升到了2019年的385公斤/亩。

东北平原的“北大荒”也变成了“北大仓”,成为了我国重要的粮食基地随着城市化的推进,沿海地区耕地被大力开发,来给扩张的城市腾出空间,粮食产量逐渐下降但增长的人口和产业,使南方的粮食需求开始激增“北粮南运”应时而出。

东北,成为了新时代的“关外粮仓”

2019年,13个粮食主产区,共播种粮食作物8765.4万公顷,占全国的75.52%;总产量达5.2亿吨,占全国的78.9%。

02 为什么还要进口粮食?在喜人的产量背后,耕地不足的阴霾一直未散用世界上10%土地养活了世界上20%的人,是我们的成绩,也是无奈之举为了保障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主粮能够自给自足,这为数不多的耕地中大部分被用来种植主粮。

而其他粮食,则需要通过进口的方式获得,尤其是需要大量耕地的大豆

近些年,我国进口大豆的数量持续上升。2018年,进口的大豆达到了近1亿吨。这其中,美国是大豆的一大进口来源。

大豆本身单产不高,与国内的大豆生产相比,美国等国的机械化程度高、技术先进,大豆产品有着更低的价格、更高的出油量,副产品豆粕更是是肉类的工业养殖中不可或缺的饲料来源。

这使我们现在可以轻松享受到更便宜的肉类食品“吃得饱”已不是国人追求的目标了,不再需要为有没有下一顿饭而担忧的国人,开始纠结于“下一顿吃什么”的选择困难油脂、肉类,能够成为饭桌上当之无愧的主角,现代人生活中最主要的“滋味”来源,大豆不可谓无功。

如果没有这进口的一亿吨大豆,虽不至于到食不果腹的地步,但对于饭桌上“无肉不欢”的人来说,肉价会更高,可就比较难熬了03 生产的粮食都去哪儿了?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我国每年的粮食产量人均接近500公斤,但实际上个人的粮食消费量仅在80公斤左右。

也就是说,每年收获的粮食最后并不是全部到达了饭桌那么它们都去哪儿了?食用的口粮、饲料用量、工业用粮、种子用粮和损耗,是粮食消费的主要途径。

稻谷和小麦做成的米面是最常见的口粮,玉米则是饲料中的主力,并且在工业中有着重要地位,大众熟知的淀粉和酒精生产都以玉米为原材料在生产与消费环节中,还需要建立粮食储备这一“蓄水池”来确保社会公平与国家安全储备粮是国家粮食安全中重要的一环。

可以说,储备粮在一定方面左右了国家的命脉我国米面消费逐年下降,相当数量的稻谷进入国家储备体系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算,我国储备的谷类达2亿吨,全球口粮库存的一半在中国“口粮绝对安全”的目标贯彻至今虽然对于在国内生活的我们来说,生活已是衣食无忧,但作为休戚与共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远方仍有哭声存在。

疫情,蝗灾,旱涝灾害……影响到今天,这个蓝色星球上仍有许多人在为一口粮食发愁如何在这场巨大风暴中存活下来,考验的,是一个国家的实力。我们不必杞人忧天,但也不能掉以轻心。